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成語: 貽笑大方是什麽意思?有什麽典故和故事?

成語: 貽笑大方是什麽意思?有什麽典故和故事?

成語: 貽笑大方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 1441 成語 : 貽笑大方 註音 : |ˊ ㄒ|ㄠˋ ㄉㄚˋ ㄈㄤ 漢語拼音 : yí xiào dà fāng 參考詞語 : 見笑大方 近義 : 見笑於人 釋義 : 貽笑,遺留笑柄。「貽笑大方」指被識見廣博或精通此道的內行人所譏笑。語本《莊子.秋水》。 △「 大方之家 」、「望洋興嘆」 Emoji符號 : 貽?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貽笑大方”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成語詳解 典故說明 : 「貽笑大方」原作「見笑大方」。這句成語的意思是指被識見廣博或精通此道的內行人所譏笑。典源出自《莊子.秋水》。秋天洪水暴漲,許多小河,都帶著豐沛水量,匯聚到黃河。黃河變得非常寬廣,隔水相望,兩岸的牛馬都看不清楚。黃河的水神河伯,看著自己盛大的水流,不禁沾沾自喜,認為天底下最壯美的,全都在這兒了。他興奮地順著水流向東行,壹直到了北海。河伯向東邊望去,只見白浪濤天,茫茫壹片,看不到水的盡頭。這時河伯才發現自己是多麽渺小,心裏覺得十分慚愧。他對著海神感嘆地說:「俗話說:『有些人實在沒什麽學問,卻自以為聽到的大道理很多,沒有人能比得上。』現在的我大概就是這樣子的。曾經聽說有人小看孔子的學識,輕視伯夷的義行,本來我還不相信,現在終於相信了。看到您這麽寬廣無盡,才知道自己真是井底之蛙,眼光實在是太狹小了!如果我不是到了您這裏,那麽我就會有永遠被人譏笑的危殆啊!」後來「貽笑大方」這句成語就從這裏演變而出,用來指被識見廣博或精通此道的內行人所譏笑。 典源 :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1>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2>矣,吾長見笑3>於大方之家4>。」 〔註解〕 (1)窮:終極、盡頭。 (2)殆:危險。指下文「見笑於大方之家」。 (3)見笑:被人譏笑。見,被。 (4)大方之家:懂得大道理的人。見「 大方之家 」。 書證 : 01.元.劉將孫〈須溪先生集序〉:「乃皇慶壬子《泉江文集》刻本成,遠征為序。嗚呼,如之何!使孺子僣妄重貽笑於大方也。」 02.《官話指南.卷四.官話問答》:「若遇壹煩難之缺,轉恐才不勝任,必致貽笑大方。」 03.《精忠嶽傳.第壹○回》:「小生卻疑是此劍──但說來又恐不是,豈不貽笑大方?」 04.《鏡花緣.第五二回》:「妹子素日久仰姐姐大才,去歲路過貴邦,就要登堂求教;但愧知識短淺,誠恐貽笑大方,所以不敢冒昧進謁。」 05.《鏡花緣.第壹七回》:「壹概似是而非,其義何能分別?可見字音壹道,乃讀書人不可忽略的。大賢學問淵博,故視為無關緊要;我們後學,卻是不可少的。婢子以此細事上瀆高賢,真是貽笑大方。」 用法說明 : 語義說明被識見廣博或精通此道的內行人所譏笑。 使用類別用在「受人譏笑」的表述上。 例  句 <01>演講者所舉事例張冠李戴,真個貽笑大方。 <02>在專家學者面前還是別隨便發表意見,以免貽笑大方。 <03>發表意見之前要先確實求證,免得出了錯誤,貽笑大方。 <04>像妳這樣什麽都不懂,卻愛自吹自擂,也不怕貽笑大方? <05>這些油畫水準不高,或可用來自娛,如果拿去參展,恐怕要貽笑大方。 成語接龍

“方”字開頭的成語

“貽”字結尾的成語

“貽”字開頭的成語

“方”字結尾的成語

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貽笑大方。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貽笑大方。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貽笑大方”分成的單字詳解:

貽, 笑, 大,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