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七子之歌> 臺灣裏琉球是什麽意思

<七子之歌> 臺灣裏琉球是什麽意思

琉球也是臺灣 明朝的時候的名字.琉球由琉球本島及三十六離島組成。總面積約3500平方公裏。明洪武五年(1372年),琉球中山、山南、山北相繼附屬中國。宣德四年(1429年),中山統壹三山,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日本南部的薩摩藩侵略琉球,並背著德川幕府私自吞並琉球北部八島,清光緒五年三月初八日(1879年3月30日),琉球滅亡,剩下國土被日本置為沖繩縣,1945年,日本戰敗,聯合國“委命”美國托管琉球,1953年和1972年,美國私自將琉球的“行政權”“歸還”日本。

由於美日***同掩蓋,今天幾乎被世人遺忘的事實是:琉球曾是壹個具有自身語言和文化傳統的獨立王國,其悠久歷史和文化積累遠遠超過今天絕大部分亞洲國家。借用時下政治流行語,可以毫不含糊地說日美百余年來在琉球犯下了亞洲近代史上最嚴重的“文化滅族”罪(cultural genocide),但是妳如果以為歐美“人/權鬥士”為此會有壹掬同情之淚,那未免對現代國際政/治棋局過於天真。

琉球國都名首裏(“守禮”),自明洪武初年起壹直是奉中原正朔的獨立王國,而中國朝野對此“守禮之邦”的文化傳統和建樹也贊譽不絕。琉球地處海上貿易要道,經濟上遠比日本富庶。1853年,美國海軍準將培利(Matthew C.Perry,冒充上將以愚弄日人)用炮艦政策叩開日本國門的同時曾“造訪”琉球,琉球與其交往全用漢文進行,使用的是鹹豐年號。

甲午之戰前十五年,日本利用滿清的積弱和顢頇霸占琉球,從此開始對琉球進行“文化滅族”,但是琉球畢竟是有七百余年文化積累的禮義之邦,在日本長期全面“皇民化”的努力之下,直到二次大戰,琉球還是頑強地維持了它文化遺產和國家獨立象征,包括琉球王宮和傳統王宮衛隊。

琉球的最大悲劇是太平洋戰爭,日本處心積慮,以琉球而不是本土作為與美軍拼死抵抗的戰場,琉球列島總人口因之損失三分之壹,大量所謂“寧死不屈”的當地婦孺實際被日軍逼迫跳崖。更悲慘的損失是琉球的獨立文化傳統:日軍在最後關頭“極有遠見”地驅散了琉球獨立的最後象征——王宮衛隊,王宮在戰火中被夷為平地,最令人發指的是琉球立國以來所有王家典籍文獻檔案被壹把火燒光,琉球七百五十年的文化積累由此盡數喪失。僅《永樂大典》被八國聯軍焚燒散失,至今令人痛心疾首。想象如果兩千余年來積累的所有經籍包括“二十五史”和其他官方典籍盡數喪失,中國還剩下多少文化傳統?文化滅族,以此為最。琉球自南宋起七百余年長期升平,未經戰燹,王家所藏必有許多海內外漢籍孤本。在亞洲近代史上這樣壹件無法彌補的嚴重文化災難,由於日美兩國心照不宣,至今無人出來主持公道。

然而琉球的國際地位當時並無壹定,可惜的是蔣介石執迷認為英國是中國在亞洲的傳統主敵,並千方百計地企圖在戰後立即收回香港,在開羅會議期間兩次拒絕羅斯福讓中國接收琉球的提議,喪失了幫助琉球復國的大好機會。(蔣氏對盎格魯薩克遜國家向無好感,去世之前港澳雜誌曾報道他在二戰時就有遠見預料中美兩國未來可能兵戎相見,但居然未能看出大英帝國在二戰時已日薄西山,可謂當局者迷,明察秋毫,不見輿薪。)

美國在戰後長期有將琉球據為己有的意圖,在當地禁用日本昭和年號,並提倡壹種與日文頗有出入的書面語言,直到六十年代後期,美國還在各種正式文件中避免使用“沖繩”這壹日本稱呼。

然而二戰之後亞洲局勢的發展卻大大有利於日本:由於斯大林和金日成挑起韓戰,中***和美國喪失了接近的機會,日本成為韓戰最大贏家。限於實際國力,為了離間日美關系,毛、周不放過任何壹個場合宣揚“沖繩”屬於日本。這種缺乏遠見的弱勢外交正中日本下懷,同時美國在越南陷入泥潭,被迫討好日本,沒有經過其他戰勝國同意以及琉球公民投票就將“沖繩”“私相授受”,送還日本,日本又成為越戰最大贏家,釣魚島爭端也由此揭幕。

不管日本今天表面地位如何鞏固,我們應該看到日本強占琉球和美國私自“交還”琉球並無任何國際法以及當地投票依據,而琉球表面上的“順從”並不表明其人民對日本的認同。直到七十年代,受國民黨公開支持的蔡璋“琉球復國運動”還有不少活動。隨著東亞向其傳統秩序回歸,中國在將來有必要重開琉球歸屬之議。

七子之歌”中的琉球是指琉球群島。它位於中國臺灣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包括先島諸島、沖繩諸島、奄美諸島、土噶喇列島、大隅諸島等島嶼,面積約4600平方公裏。

12世紀,琉球群島上出現了中山、山南、山北3個小王國,公元1372年開始向中國明朝進貢,國王分別受明朝冊封,官民與明朝往來十分頻繁。此後,該群島又形成了統壹的琉球王國,但仍向中國封建統治者朝貢。

1609年,日本薩摩藩諸侯島津氏用武力征服琉球。此後,琉球王雖向明朝與薩摩藩同時進貢,但國王仍受中國冊封,在交往中又偏重中國。日本統治者對此極其不滿。1872年,日本明治政府未與中國商量,強行廢琉球王國為琉球藩。1879年,日本又強行吞並琉球藩設置沖繩縣。

日本對琉球的強行侵占,曾引起許多國家的不滿,琉球人民也曾用各種方式進行過反抗,但由於中國政府的軟弱,無力給予支援,先後都失敗了。

所以有人說:“中日之間恩怨在琉球群島上開始,也應該在琉球群島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