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史上兩種互相對立又互相影響的思想流派。理性
主義崇尚理智、邏輯、科學,提倡求實精神、批判精神和進
步精神。非理性主義崇尚情感、意誌、本能,宣揚神秘主
義,信仰主義和直覺主義。理性主義與非理性主義的對立
和鬥爭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在古代希臘和
羅馬,理性主義與樸素唯物主義交織在壹起,是審慎的、
求實的、經驗的和熱愛知識的,因而代表了進步奴隸主階
層的思想;而非理性主義則多半與唯心主義結合在壹起,
是狂想的、神秘的、幻想的和宗教信仰的,因而代表了沒
落奴隸主階層的思想。在中世紀,理性主義與非理性主義
的對立鬥爭是在基督教神學的範圍內以理性與信仰的對
立和鬥爭的形式展開的。到了近代,理性主義與非理性主
義的對立鬥爭呈現出復雜的局面。為了反對經院哲學,反
對封建勢力,資產階級進步思想家們要求用人性取代神
性,用科學取代宗教,用民主取代專制,用資產階級“理性
王國”取代野蠻的封建制度,因而是進步的和革命的。與
此同時,在資產階級進步思想家的思想中大量滲透著泛
神論、自然神論、不可知論、唯我論、神秘主義等大量的非
理性因素。到了現代,理性主義與非理性主義的對立和鬥
爭更加激烈。理性主義主要體現在科學主義思潮當中,而
非理性主義則在人本主義思潮中泛濫開來。馬克思主義
哲學批判性地繼承了哲學史上理性主義的優秀思想文化
遺產,把科學性和革命性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成為無產
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銳利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