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的字和號分別是什麽
龔自珍浙江杭州人士,出生於官宦世家,龔自珍是清朝時候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龔自珍字和號分別是字璱人、號定盦。
龔自珍20歲之前在家潛心學習經濟和文學,龔自珍自幼好學,他從小好讀詩文,從小研讀《經史》和《大學》。從小就喜歡寫作,到13歲時顯示出了他的寫作能力,寫了《知覺辨》。15歲的時候就開始寫詩集。1818年27歲的龔自珍考中舉人,之後龔自珍考了6次終於在38歲時當上進士。
龔自珍字和號,字爾玉,又字璱人。後改名為易簡。1835年,龔自珍在禮部任職,但是由於官職卑微,生活比較窮困,之後又在內閣和宗人府任職,龔自珍對政治有獨特的見解,但屢屢上書,皆不被采納,龔自珍寫了壹些諷刺官員昏庸的文章如《大誓答問》、《古史鉤沈論》等。龔自珍是壹個主張改革腐朽現狀的官員,龔自珍大義淩然的態度被昏庸的官員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常常受到壹些排擠和打擊,龔自珍自覺在朝廷中無用武之地48歲辭職回鄉。龔自珍途中想到以前種種,百感交集寫下了著名的《已亥雜詩》。
1841年,龔自珍開始在江蘇的丹陽雲陽書院教書,同年3月,龔自珍的父親去世,龔自珍接任了父親在杭州 *** 書院的講席。龔自珍字和號,字伯定,號定庵,因為龔自珍晚年生活在昆山羽琌山館,所以又號羽琌山民。後人稱其為龔定庵。
關於龔自珍的故事
龔自珍出身官宦世家,後更名鞏祚,號定庵,是清代改良主義及近代啟蒙思想的的先鋒。龔自珍故事記載他生於1792年,是龔家的長房長孫,他自幼接受母親的教育,喜歡學習詩文,從8歲起研究小學,12歲學《說文》,往後更是研習科名掌故,察古今管制,研讀目錄學及金石學等,同時在文學上體現出了他出色的創作才華。
龔自珍故事講述了他想要通過科舉進入仕途的壹些經歷,嘉慶十五年他考順天鄉試只得二十八名,二十三年浙江鄉試始中舉,次年再次螺旋,於二十五年入仕任內閣中書。這時他逐漸接受社會現實,並從科舉考試的失利中覺察出科舉制度的腐敗,產生了改革的想法,著《佇泣亭文》並於同年戒詩。
龔自珍的思想的內容
龔自珍又名鞏祚,出生於官宦世家,浙江仁和人,是清代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他的思想更是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龔自珍的思想第壹大特色是倡導“通經致用”,他強調學術起源於政治,如果舍棄了政治那學術也就沒有了立足基礎,它們本身就是統壹的。他號召士大夫從傳統的紙堆中走出來,關心百姓安危及國家興亡,將學問與當時時事相互結合。他的這番思想從根本上批判了清 *** 的文化壓制政策,成為壹篇推崇言論和思想自由的宣言。
龔自珍的思想第二大特色是對專制主義的批判,他對封建社會的腐朽專制進行強烈的揭露和諷刺,這幾乎涵蓋到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他認為當時的清代正處於衰世,並深刻的指出中國封建社會的嚴重危機以及逐步走向崩潰的趨勢;他無情的抨擊封建官僚主義的腐敗奢侈,並認為官僚階層只有軀殼而沒有靈魂;在揭露官僚荒淫無作為的同時,他還剖析了官僚制度的弊端和腐朽,將官僚晉級制度及科舉取仕制度的弊端揭露的體無完膚。
龔自珍的思想第三大特色是提倡改革,他的改革雖然並不具有完整的系統,但是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在政治改革方面,他提出調節君臣關系,更有利於國家發展,他也非常關註國家的防務,具有強烈的愛國精神;在經濟方面,他提出要“平均”分配土地及財產,更要改革白銀納稅的方法以使國家經濟平穩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