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拼音:yáng 。
楊(讀音yáng)是漢字通用規範壹級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楊”的本義是對壹切楊柳科楊屬植物的泛稱。也指戰國初期哲學家楊朱及其學術派別的簡稱。後也作為姓氏。
組詞:
水楊、響楊、楊鞭、楊花、楊銳、王楊、楊舟、楊叛、楊門、赤楊、山楊、楊墨、楊枝、楊顏、洪楊、楊吳、朱楊、穿楊、顏楊、楊岐、楊禾、楊劉、楊回、常楊、楊左、楊荷、桁楊、枯楊、折楊、荊楊。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說文》:木名。《爾雅·釋木》:楊,蒲柳。詳柳字註。
又《詩·秦風》:隰有楊。崔豹《古今註》:白楊葉圓,靑楊葉長,栘楊圓葉弱蔕,微風大搖。又有赤楊,霜降則葉赤,材理亦赤。
又黃楊。《埤雅》:黃楊性堅致難長,歲長壹寸,閏年倒長壹寸。
又《博雅》:白楊刀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誌》:楊縣屬河東郡。
又姓。《姓苑》:出弘農、天水二望。
又葉以征切,音盈。馬融《廣成頌》:珍林嘉樹,建木叢生。椿梧栝柏,櫃柳楓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