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讀書的“三余”、“三到”和“三味”

讀書的“三余”、“三到”和“三味”

讀書三余

釋 義 余:

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指讀好書要抓緊壹切閑余時間。

原文:

出 處 陳壽《三國誌?魏誌?董遇傳》

董遇字季直,性質訥而好學。興平中,關中擾亂,與兄季中依將軍段煨。采穭(lǚ)負販,而常挾持經書,投閑習讀,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註。又善《左氏傳》,更為作《朱墨別異》,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從學者雲:“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余’。”或問“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由是諸生稍從遇學。

譯文:

董遇,字季直。為人樸實敦厚,從小喜歡學習。漢獻帝興平年間,關中李榷等人作亂,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處。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來賣幾個錢(維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總是帶著書本,壹有空閑,就拿出來誦讀,他哥哥譏笑他,但他還是照樣讀他的書。

董遇對《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註釋;對《春秋左氏傳》也下過很深的功夫,根據研究心得,寫成《朱墨別異》。附近的讀書人請他講學,他不肯教,卻對人家說:“讀書讀了上百遍,就可以看到其中的道理。”請教的人說:“(您說的有道理),只是苦於沒有時間。”董遇說:“應當用‘三余’時間”。有人問“三余”是什麽?董遇說:“三余就是三種空閑時間。冬天,沒有多少農活。這是壹年裏的空閑時間;夜間,不便下地勞動,這是壹天裏的空閑時間;雨天,不好出門幹活,也是壹種空閑時間。”

讀書三到

釋義 :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出處: 南宋?朱熹《朱子家訓》“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壹,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對於出處的翻譯:

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那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課本上,那麽眼睛就不會看仔細,思想要是不集中,就只能隨隨便便地誦讀,那壹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為重要。思想集中了,眼會看不仔細,嘴會讀不正確嗎?

詞解:

1.凡:凡是

2.牽強暗記:勉強默背大意

3.見:同“現”

4.曉:明白,知道

5.漫浪:隨隨便便,漫不經心

6.急:緊迫,要緊

7.豈:難道

8.亦:也

9.矣:了

10.乎:語氣詞,意為“嗎”

原文

凡讀書,須整頓幾案,令潔凈端正,將書冊整齊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子細分明讀之。則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壹字,不可少壹字,不可多壹字,不可倒壹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雲,“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子細,心眼既不專壹,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對於原文的翻譯

凡是讀書,必須先整理好讀書用的桌子,使桌子幹凈平穩,把書冊整齊地放在桌子上,讓身體坐正,面對書冊,仔細從容地看清書上的文字,仔細清楚地朗讀文章。必須要讀的每個字都很響亮,不可以讀錯壹個字,不可以少讀壹個字,不可以多讀壹個字,不可以讀顛倒壹個字,不可以勉強硬記,只要多讀幾遍,就自然而然順口而出,即使時間久了也不會忘記。古人說:“書讀的遍數多了,它的意思自然會顯現出來。”就是說書讀得熟了,那麽不依靠別人解釋說明,自然就會明白它的意思了。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書本上,那麽眼睛就不會看仔細,思想不集中,只能隨隨便便地誦讀,那壹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集中了,眼會看不仔細,嘴會讀不正確嗎?

讀書三味

古人讀書有“三味”:“讀經味如稻引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酰醢”。我們耳熟能詳的魯迅的三味書屋就是因此而得名。古人讀書異常勤奮,珍惜光陰,“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也”,壹點時間都不揮霍,勤學苦讀,最終學有所成。“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讀書是有滋味的,即使當壹個布衣百姓,有詩書在手,吃起粗茶淡飯,也堪比山珍海味。也就是說,讀書既是生活所必需,又是精神的美味佳肴,令人回味無窮。

 程門立雪、鑿壁借光等勤學苦讀的典故代代相傳,古人讀書的毅力和恒心值得現代人借鑒。從古人的讀書三味聯想開來,現在人讀書也應具有“三味”。

壹為趣味。孟德斯鳩曾說:“愛好讀書,就能把無聊的時刻變成喜悅的時刻。”只有把閱讀變為“悅讀”,充滿興趣的閱讀,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字裏行間,讓心靈和文字壹起翩然起舞,這樣才會在書中尋找到閱讀所帶來的快樂。就好比自己喜愛的美食,放在眼前就垂涎欲滴,看起來更是大快朵頤,細細品味,余香繚繞。

二為意味。閱讀就如把生活打開了壹扇窗,萬千景象,盡收眼底,天光雲影,清風徐來,壹縷馨香沁入心田。通過閱讀陶冶情操,開闊視野,豐富底蘊,增長才幹。充滿意味的讀書,我們才懂得反思,學會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三為韻味。可以在寂靜的夜裏,在橘黃的臺燈下開卷閱讀;也可以在嘈雜的車廂裏,徜徉於字裏行間。但處於無論怎樣的閱讀環境,都能心無旁騖,慢慢回味,綿長悠遠,韻味無窮。無壹字不明,無壹言不醒,無壹書不覺,心境若水若谷,悠然瀟灑,打開心扉,心暢神爽,其中韻味,耐人尋味。讀書三味,其樂無窮。尋壹方寧靜,懷壹份安然,讓心靈和書籍不期而遇、美麗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