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渡怎麽讀

渡怎麽讀

渡(拼音:dù),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本義指通過水面,後引申出通過、渡口等義。

字源演變:

會意兼形聲字。形旁為水,表示其本義與水有關。聲旁為度,表示其讀音與“度”相近。從水從度會意,表示其本義指通過水面。

《說文》中解釋“渡,濟也”,《史記·項羽本紀》中“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都是用其渡水之本義。後引申為凡通過、越過之義,如《史記·高祖本紀》中“淮陰已受命東,未渡平原”,即為此義。又由本義引申為渡口、擺渡處,如唐代王維所作《歸嵩山作》中“荒城臨古渡”,唐代韋應物所作《滁州西澗》中“野渡無人舟自橫”,都是此義。又通“度”,表過去義。也用作古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