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不勝寒的意思是: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現在經常比喻壹個人在技藝或修為上所達到的極高
境界。境界越高,能夠做伴的人就越少,越會感到孤獨與寒冷。
這句詩出自宋朝詩人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原文: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譯文:我想要乘禦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
擴展資料: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
象描繪手法,勾勒出壹種皓月當空、親人千裏、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遺世獨立的意緒和
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壹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壹首將自然和社
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