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魏姓的來源

魏姓的來源

魏姓的來源是姬姓。

商末周文王占領隗姓魏國之地,封其親屬於魏國,這是姬姓魏國的始封之地。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畢公高於畢,在今陜西鹹陽北,是為畢國,遷封魏國於山西芮城東北的魏城。春秋時,畢公高的後裔畢萬輔佐晉獻公,於公元前661年滅了姬姓的耿、霍、魏等小國。

晉獻公封畢萬於魏地,建立另壹個姬姓魏國。公元前445年傳至十二世孫魏斯,於三家分晉事件自立為諸侯,即魏文侯,建立了強大的魏國,成為戰國七雄之壹。再傳三世到魏王假,於公元前225年被秦始皇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姬姓魏氏有3100年歷史,史稱魏姓正宗。

人口分布

當代魏姓的人口已近570萬,列在中國第44位,大約占中國人口的0.45%。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魏姓人口由45萬增到570萬,增長了11倍多,魏姓人口的增長速度低於中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在中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南、四川、河北三省,大約占魏姓總人口的28%。

其次分布於湖北、陜西、山東、江蘇、甘肅、安徽,這六省又集中了32%的魏姓人口。河南為當代魏姓第壹大省,居住了魏姓總人口的9.6%,中國魏姓的分布形成了秦川、豫冀兩塊魏姓聚集區。在600年期間,魏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的區別,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人群回遷十分的強勁,尤其突出向西部四川的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