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的拼音:fēi 。註音:ㄈㄟ 。部首筆劃:3。
部首:飛;
釋義:1.鳥類或蟲類等用翅膀在空中往來活動:飛天(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空中飛舞的神)。飛躍。飛鳥.
2.在空中運動:飛雪。火箭飛向太空
3.形容極快:飛駛。飛黃騰達(喻人驟然得誌,官位升遷快)
4.極,特別地:刀子飛快。
5.無根據的、無緣無故的:流言飛語。
6.像架在空中的形狀:飛橋。飛閣。
7.感情的表達與傳遞:飛眼。
飛組詞:飛機、雪山飛狐、張飛、飛車、飛鳥、航天飛機、雲飛、飛天、靈飛經、飛揚、飛升、壹飛沖天、雙飛、飛鴻、飛飛、插翅難飛、飛行員
古籍解釋:
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_飛射士。
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
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註: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_。
造句:
1、妳在人行道上被車碰傷,真是遭了無翼而飛。
2、整個頭部,無翼而飛,圍繞著頭部的只是火紅略黃的鏡頭。
3、無足而行,無翼而飛,能到在所;不威而伏,豈不幸甚。
4、鐵箱失而復得固然是好事,可它們既然不是無翼而飛,那就說明有人盜了鐵箱,又藏在車廂下。
5、古人雲,眾議成林,無翼而飛;三人成市虎,壹裏能撓椎。
6、言者,風也;無足而行,無翼而飛,不可易也。
7、“眾議成林,無翼而飛;三人成市虎,壹裏能撓椎。
8、因為詩裏的文字,其意義無脛而行,其音樂無翼而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