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負荊請罪主人公的名字

負荊請罪主人公的名字

《負荊請罪》主人公是廉頗和藺相如。

藺相如因多次為趙國立功,被趙王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知道後非常不服,於是想法設法刁難藺相如,而藺相如也只是想法避讓。有壹天,藺相如坐車出門,遠遠的看見廉頗騎著馬走過來,他趕緊叫車夫掉頭往回走。

藺相如的門客對廉頗的行為非常不滿,但藺相如卻告訴他們,自己連秦王都不怕,怎麽會怕廉頗,秦國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是因為有自己和廉將軍。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裏後,廉頗羞愧不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府上請罪。藺相如見到廉頗後,連忙熱情的迎接。從此二人成為了好朋友,齊心協力保衛趙國。

負荊請罪的出處:

負荊請罪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該成語意思是背著劑杖,表示服罪,向當事人請罪,用於賠禮道歉的場合。在句中壹般用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自請嚴厲責罰。

成語寓意:

廉頗由於藺相如位居其上,心懷不滿。後來明白藺相如的苦心後,身背荊條上門請罪,兩人結成了生死之交。這個故事充分說明了領導人應該識大體,顧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

知恥近乎勇。恥之於人大也,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此改過之要機。亦是國家世界安定祥和之要機。常人犯錯在所難免,犯了錯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要有知錯、認錯、改錯的勇氣和決心。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負荊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