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閱讀兩則與賞荷有關的文言文

閱讀兩則與賞荷有關的文言文

1. 閱讀兩則與“賞荷”有關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1.①親近而不莊重 ②美妙到了極點(或:奇妙到了極點;奇妙極了等)2.D3.B4.①句:對於蓮的愛好,像我壹樣的還有誰呢?(或:像我壹樣愛蓮的,還有誰呢?) ②句:壹天,(我)和幾位好友壹起,在湖邊的亭子中觀賞荷花。

5.(1)雨中:荷花盡作飄搖之態雨後:鮮妍明媚,裊娜多姿 (2)例壹:我喜歡稱蓮為“花之君子”。因為蓮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點,這與君子不同流合汙、不隨俗浮沈的品質是相通的…… 例二:我喜歡稱蓮為“花之君子”。

因為蓮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點,這與君子特立獨行,正直不茍,豁達大度的品質是相通的…… 例三:我喜歡稱荷為“花中仙子”。因為被雨洗滌過的荷花,更顯得鮮妍明媚、清新脫俗,如仙子般美麗動人……(答=不設統壹答案) 。

2. 閱讀兩則與“賞荷”有關的文言文甲

答案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①鮮有聞:少。

②不蔓不枝:長枝節。 ③李太白詩雲:說。

④湖天壹色:全,都。小題2(D)(2分)小題3翻譯句子(4分)①我只喜歡蓮花從淤泥中生長出來卻不受沾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媚。

②每當到了夏天,面臨湖水欣賞荷葉荷花,就高興得忘了吃飯。小題4(2分) 甲文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乙文通過具體描寫,寫出了荷花的形態,表現了作者對荷花的喜愛。 答案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

解釋時要註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如本題中“蔓”“枝”是名詞作形容詞,“鮮”“雲”為古今異義,要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能力層級為理解B。小題2試題分析:註意題幹中的提示,“意義”指字詞的含義,“用法”詞的變用,哪壹點“相同”都可以。

了解文言常用字詞多個義項,根據語境判斷,進行比較。 D項中“余”“予”都是“我”的意思。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試題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釋清楚關鍵詞語“獨”“出”“染”“濯”“妖”“至”“臨”“食”,最後疏通句子。 所學課文,做過翻譯練習要加強記憶,可直接寫出譯句。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4試題分析:閱讀兩文,抓住作者描寫荷花和生發感嘆的句子來理解即可。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3. 求作業答案:閱讀兩則與“賞荷”有

1.①親近而不莊重

②美妙到了極點(或:奇妙到了極點;奇妙極了等)

2.D

3.B

4.①對於蓮的愛好,像我壹樣的還有誰呢?(或:像我壹樣愛蓮的,還有誰呢?)

②壹天,(我)和幾位好友壹起,在湖邊的亭子中觀賞荷花。(意對即可)

5.讀文賞荷:

(1)湖中荷花盡作飄搖之態 鮮妍明媚,裊娜多姿

(2)例壹:我喜歡稱蓮為“花之君子”。因為蓮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點,這與君子不同流合汙、不隨俗浮沈的品質是相通的……

例二:我喜歡稱蓮為“花之君子”。因為蓮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點,這與君子特立獨行,正直不茍,豁達大度的品質是相通的……

例三:我喜歡稱荷為“花中仙子”。因為被雨洗滌過的荷花,更顯得鮮妍明媚、清新脫俗,如仙子般美麗動人…… (不設統壹答案)

4. 09廈門語文中考試卷在哪裏

2009年福建省廈門市初中畢業及高中階段各類學校招生考試 語 文 試 題 (試卷滿分:150分 考試時間:120分鐘) 準考證號 姓名 座位號 考生註意:1.全卷分四個部分,計19小題; 2.答案壹律寫在答題卡上,否則不能得分。

第壹部分 口語交際(滿分:7分) 壹.完成第1題(7分) 1.根據對話情境,完成以下三個小問題。(7分) 班 長 大家註意啦!這裏有壹個通知:校學生會準備在六月八日舉辦現代詩歌朗誦會…… 學生甲 (性急地插話)現代詩歌朗誦會?喜歡詩歌的人並不是非常多,沒有必要專門舉辦現代詩歌朗誦會啊! 學生乙 可是,現在正提倡“高雅藝術進校園”呢。

舉辦現代詩歌朗誦會,能讓大家更充分地感受現代詩歌的美,這種形式很不錯的。 學生丙 我也覺得挺好的。

我對現代詩歌很感興趣。我讀過泰戈爾的《飛鳥集》,喜歡朗誦舒婷的《致橡樹》。

余光中的《鄉愁》我也背得挺熟:“小時候,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 班 長 (提高聲量)妳們慢點爭論!聽我把話說完啊!文藝部的小張還要求各班在本周三之前將有關現代詩歌朗誦會的活動建議匯總到校學生會呢。 學生乙 (興奮地)好!我建議…… (1)學生甲、學生乙和學生丙爭論的焦點是什麽?(2分) A.余光中的《鄉愁》究竟美不美 B.有沒有必要舉辦現代詩歌朗誦會 C.喜歡詩歌的人到底多不多 (2)下面說法與班長的通知不相符的是哪壹項?(2分) A.校學生會準備在六月八日舉辦現代詩歌朗誦會。

B.有關現代詩歌朗誦會的活動建議須匯總到校學生會。 C.表演者只能朗誦泰戈爾、舒婷和余光中的詩。

(3)假設妳就是學生乙,請接著把妳的活動建議說完整。(3分) 第二部分 積累與運用(滿分:38分) 二.完成2—5題(38分) 2.古詩文積累:(13分) (1)會當淩絕頂, 。

(杜甫《望嶽》)(1分) (2) ,再而衰,三而竭。(《左傳?曹劌論戰》)(1分) (3) ,在乎山水之間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1分) (4)儒家經典讓我們獲益匪淺。《論語》的“三人行, ”,啟發我們虛心取人之長;《孟子》的“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勞其筋骨”,教會我們坦然面對人生。

(2分) (5)範仲淹心系天下,筆畫江山。《嶽陽樓記》裏,洞庭湖波洶湧澎湃,“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 ”;《漁家傲》中,邊塞落日雄奇壯美,“千嶂裏, ”。

(2分) (6)窗如畫框,窗外的山水是意境深遠的水墨畫,“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窗如畫框,窗內剪燭夜談的情景是傳神的小品,“ , ”。(李商隱《夜雨寄北》)(2分) (7)楊鴻同學取了個筆名叫“雲帆”。

他說:“李白《行路難》裏不是有壹個借滄海雲帆表達遠大理想的名句‘ , ’嗎?我這個筆名就是從那裏來的。”(2分) (8)下列詩句與蘇軾名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意境最接近的是哪壹句?(2分) A.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B.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C.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D.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3.根據文段內容,解答問題:(6分) 我們是大海的寵兒。潮漲時, ;潮落時,低柔的海音是童年A夢寐miè裏的歌謠。

春暖花開,我們在海邊眺望海鷗與帆影,任海風調皮地撥弄我們的衣角。炎炎夏日,我們呼朋引伴撲進B湛zhàn藍的大海,與( )的波浪嬉戲,如魚兒般C優yōu油自在。

初秋時節,我們在沙灘上搭造貝殼宮殿,再D搓chà撚小草伸進小蟹的巢穴裏騷擾…… (1)文段中加點的詞語書寫與註音都正確的壹處是:(2分) (2)聯系上下文,為文段中的括號處選擇壹個恰當的詞語。(填序號)(2分) A.歡騰 B.喧擾 C.折騰 (3)根據語境,在文段的橫線處補寫壹個比喻句。

(2分) 4.名著閱讀:(9分) (1)憑借妳閱讀《格列佛遊記》的體驗,從下列地名中選出格列佛沒遊歷過的壹項。(2分) A.小人國 B.車遲國 C.大人國 D.慧駰國 (2)吳承恩《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有許多神奇之處。

請從下列提示中任選壹個,簡述其相關故事情節。(4分) ①發現“水簾洞” ②獲取“金箍棒” ③煉就“火眼金睛” (3)有位著名教育家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都應該讀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為什麽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這部小說值得壹讀呢?請任選角度,聯系原著談談妳的看法。(3分) 5.探究性學習:(10分) 廈門與金門的各種交流活動日益頻繁。

這天,有壹個金門學生考察團到妳們學校參觀,這些金門朋友興致勃勃地參與到妳們班組織的“夏日話扇”活動中…… (1)解說扇用途(2分) 林濤借助“Google谷歌”從網絡上搜索到壹則有關扇子的材料: 數千年來,扇子不斷演變完善,種類日趨繁多。民間習慣將扇子大致歸為兩大類:壹曰平扇(如圖壹),包括羽扇、絹扇、葵扇等,不能折疊;二曰折扇(如圖二),即可自如敞開收疊者。

在生活中,扇子有多種用途,例如…… 林濤搜索來的這則材料不完整,請妳續寫壹句話將扇子的用途介紹得具體些。 (圖壹) (圖二) (2)辨識執扇人(2分) 博覽群書的陳韻羅列出古典名著中各具風采的執扇人形象。

他問大家:民間習慣稱智謀之士為“搖鵝毛扇的人”。這種叫法與下列哪壹位執扇。

5. 壹篇關於蓮的文言文

《芙蕖》清·李漁

芙蕖與草本諸花,似覺稍異;然有根無樹,壹歲壹生,其性同也。《譜》雲:"產於水者曰草芙蓉,產於陸者曰旱蓮。"則謂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以此為命者,非故效顰於茂叔,而襲成說於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壹而足。請備述之。

群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後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蕖則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勁葉既生,則又日高壹日,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搖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於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嬌嬌欲滴,後先相繼,自夏徂秋,此時在花為份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於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並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也。可鼻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者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並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只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似成棄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備經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無壹時壹刻,不實耳目之觀;無壹物壹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實,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種植之利,有大於此者乎?

《本草綱目》

夫蓮生卑汙,而潔白自若;南柔而實堅,居下而有節。孔竅玲瓏,紗綸內隱,生於嫩弱,而發為莖葉花實;又復生芽,以續生生之脈。四時可食,令人心歡,可謂靈根矣!

6. 荷花為雨所洗 出自哪篇文言文

出自李盛仙的《夏日賞荷》原文:余憶年少時,住西湖。

每至夏日,臨湖賞荷,便欣然忘食。壹日,偕數友,觀荷於湖邊亭中。

興正濃,忽有大雨傾盆而至,湖中荷花盡作飄搖之態。少時,雨過天晴,波瀾不驚,湖天壹色。

荷花為雨所洗,鮮妍明媚,裊娜多姿,清麗雅致,實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詩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余以為妙絕。

註釋:年少:年輕至:到臨:臨近少時:壹會兒為:被實為:實在是偕:陪同。絕:極,非常。

妙絕:美妙極了。欣然:高興的樣子譯文:我回憶年輕的時候,居住在西湖。

每當到了夏天,到湖邊欣賞荷花,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有壹天,我和幾個好友,在湖邊的亭子中觀賞荷花。

(當我看得)興致正濃時,忽然(天上)有大雨傾盆(似的)降下來,湖中荷花全部顯現出飄動搖擺的姿態。不壹會兒時候,雨過天晴,湖中波瀾不起,湖面和天空呈現出相同的顏色,荷花被雨水所沖洗,光彩艷麗,明麗嫵媚,荷花枝葉柔軟搖曳,形態多樣,清秀美麗,優雅別致,真是花中的仙子啊。

李白詩中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我認為絕妙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