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都要收到來自雲南邊防的匯款貳拾元,兩年了。最初只有匯款,後來,有壹次老人實在忍不住,讓鄰居小剛替他給這個自稱“解為民”的同誌寫了壹封信。“解為民”看了信,知道老人家最大的難處是孤獨,於是老人便月月都又收到壹封信。噓寒問暖,也談部隊生活及自己的婚事,每封信的落款,都端端正正地寫著:“您的兒子。”老人滿意了:這不是真正的父子關系嗎?老人的心溫暖了。
可是,這兩個月來, 雖然匯款照樣來, 但信 卻中斷了(匯款上的筆跡也很陌生)老人焦慮不安,他憑直覺感覺到,壹定發生了意外的事。
老人揣上積攢起來準備給“兒子”辦彩禮的錢,登上了去雲南的火車。部隊首長把他帶到壹個松林環繞的地方,那裏並排築著兩座烈士墓,壹座是親生兒子的,壹座是“兒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