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原 上
課 型:音樂課
教學對象:三年級
教學目的:1.有感情地唱好這首歌,並通過其他的創編活動來初步感受內蒙古歌舞的民族風格。
2. 通過小組合作表演等音樂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創造音樂美的才能和合作協調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在小組集體中用各種創編活動來感受內蒙古歌舞的民族風格,激發學生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難點:老師通過聽、唱、吹、奏來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材分析:這首歌曲為4/4拍的羽調式內蒙古族歌曲,音樂語言簡練易記,旋律線條起伏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兩個樂句的8小節樂段。節奏舒展,旋律優美,生動地勾畫出壹幅風和日麗、綠草如茵的草原風光,就仿佛置身於壹望無邊的遼闊草原當中,抒發了牧民舒暢愉快、熱愛家鄉的美好生活,刻畫了內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熱情好客的性格。
教 具:多媒體、鋼琴、電子琴,錄音機,打擊樂器(碰鈴、鈴鼓、雙響筒、易拉罐)
壹、組織教學:
(壹) 師生問好
愉快的音樂課又開始了,先請同學們和老師壹起做個遊戲——聽音點將。
(二) 情境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帶妳們去壹個美麗的地方去看看,妳們想不想去呀?
生:想!
師:在看的時候如果妳有什麽感受都可以用妳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跟著唱、打拍子等等(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flash給學生看)
1.情境想象,進入主題
(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老師作提示:天上有什麽?地上有什麽?草原有什麽顏色?它們分別是什麽?生:天上有白雲,地上有羊、馬、狗,草原有綠色、藍色、紅色、白色、棕色,綠色是草和山,藍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雲和綿羊,還有蒙古包是白色紅邊的,棕色是馬和狗)
2. 初步掌握歌曲風格:
師:下面再給妳們聽壹首歌,也是關於草原的。聽的時候要思考這首曲子是什麽速度、情緒、節奏和旋律是怎樣的?(放《草原上》這首歌,並把有草原圖片的歌譜展示出來)
出示多媒體:
速度
情緒
節奏
旋律
《草原上》
《小酒窩》
A.稍快
A.舒展地
A.寬廣
A.歡快
B.中速
B.活潑地
B.緊湊
B.優美
學生回答問題:速度、情緒、節奏和旋律。(學生分組先討論。)
(1)比較:再聽學過的《小酒窩》(片斷),對比壹下以上四種音樂表現的基本要素。
師:同學們請再聽壹段《小酒窩》,對比兩首曲子的速度、情緒、節奏和旋律。
學生回答:《草原上》速度比《小酒窩》慢,是中速,情緒比較舒展,節奏寬廣,旋律優美。(出示答案)
(2)老師與學生壹起小結內蒙古歌曲的風格:
(結合《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和《草原上》)這兩首歌的節奏非常舒展、寬廣,旋律十分優美,使人感到置身於壹望無邊的遼闊草原當中,抒發了牧民熱愛和贊美家鄉的情感。
3. 進入新課:
師: 師:今天我們要來當壹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 舞。
二、導入教學:
(壹) 唱歌
1. 記歌詞,聽錄音伴奏唱第壹次。
師:在草原上藍天怎麽樣?
生:高
師:太陽呢?
生:照
師:草原是什麽樣的氣氛啊?
生:草原好熱鬧
師:為什麽熱鬧呢?
生:因為馬兒跑,羊兒叫
師:有馬兒跑還有羊兒叫所以這裏風光怎麽樣?
生:這裏風光好!
師:還有歌詞中說草原人歡笑,那為什麽呀?
生:因為馬兒壯,羊兒肥。
師:說明了什麽?說明了草原人的生活……
生:很好
師:所以年年光景好,草原人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得很幸 福,對嗎?
生:對!
師:好,下面聽著錄音伴奏,看老師手的指揮,壹起來草原唱歌。 2. 有感情地跟老師電子琴伴奏
師:全班同學自己再來唱壹次,要求有感情地,就好像我們正在大草原上正享受著美好的風光。
(二) 知識點
1. 初步感受
師: 師:同學們,妳們有沒有發現在唱這曲子的時候,在同壹個小節裏有壹些詞唱得短壹些,有的要唱得長壹些?比如在哪個小節裏的哪些詞?請同學回答。
生:高、照、跑、跳、壯、肥
師:那他們分別相對唱什麽音呢?
生:“高、跑、壯”唱6,“照、叫、肥”唱6。
師:請壹組的同學把這兩個音前的短音唱出來,另壹組同學接著用豎笛把長的這兩個音吹出來感受壹下。
(壹組同學唱短音,另壹組用豎笛吹長音,然後輪換)
師:師:我們把這個長音叫做二分音符,短音叫做四分音符,雖然二分比四分還少兩個數,但二分音符要比四分音符多唱長壹點時間,表現二分音符的音後面還拖著壹根線,那麽四分音符有沒有?
生:沒有,只有壹個音
師:對了,以後看到了音後帶壹根線的要唱得怎麽樣啊?
生:唱長壹點。
師:師:對,同學們很聰明!
1. 實踐活動
師:現在這裏有些打擊樂器,妳認為用哪種樂器可以表現出長音?哪種表現短音?(請回答的同學來演示壹下,壹些同學用碰鈴表現長音,壹些用拍鈴鼓表現短音)
師:在草原有什麽動物奔跑?
生:馬!
師:那麽可以再用什麽樂器來表現呢?
生:雙響筒!(讓這位學生來演示)
師:妳們看過馬跑嗎?
生:看過!
師:那麽馬跑得怎樣的啊?
生:很快
師:所以我們敲雙響筒時應該要敲得怎麽樣?
生:要快壹點!
師:師:而且要按節奏來快,聽老師示範(老師演示壹遍馬蹄聲,然後讓同學來表演)
另壹位學生發言:生:老師鈴鼓還有壹種方法表演,可以搖動它來表現長音(請其演示)
師:師:這位同學的想法真好!現在就請這些同學來伴奏表演,請妳們用剛剛所創造的演奏方法來表演,其他同學請妳們來給他們唱並討論壹下誰表演得好。(學生在歌聲中用自選的打擊樂器表演,並選出了演得較好的壹位)
(三)分組創編表演
師:(面向全班)同學們都表演得不錯哦!那麽妳們能不能也來表演表演?
生:能!
師:師:好,我們不但可以用這些打擊樂器表演,還可以用身體上發出的聲音來表演,請看老師(帶音高的吹唇、打舌)妳們覺得這些聲音可以用來表現草原上什麽聲音?
生:生:前面的動作可以表現長音,後面的可以表現馬蹄聲!
師:師:好的,現在妳們分組然後分配好各自用什麽方法來表演,要求能把長短音很好地表現出來,可以自己再創作別的方法來演,看那組的表演方式最有創意,合作得最好。
((老師鼓勵學生在合作討論中分組出來表演各自創編的表演活動,***同評選出最有創意、合作得最好的壹組)
師:每壹組都表演得很好!希望下壹次妳們能更好地發揮出妳們的創意和合作精神!
(四)進壹步掌握風格:
師:師:現在老師放壹段朋友跳的蒙古舞蹈給妳們看,叫做《我也來當小騎兵》,好不好?
生:好!
(看完以後)師:同學們妳們感覺到內蒙古舞蹈有什麽特點嗎?
生1:很活潑 生2:動作很大 生3:有騎馬的動作
師:為什麽會有騎馬的動作呢?
生:因為內蒙古人愛騎馬
師:哪位同學舉手來做幾個內蒙古舞蹈有代表性的動作:騎
(請幾位做得比較好的同學來給學生們示範,然後跟著做)
師:同學們做得非常好,很有天分。
三 、課堂總結
1.總結風格
師: 師:我們已經唱過了內蒙古歌,跳過內蒙古舞了,那麽妳們感覺到內蒙古人的性格應該是怎麽樣啊?
生:很開朗
師:師:對了,而且很熱情好客,如果妳們到內蒙古去做客,他們壹定會很熱情地招待妳,這就是我們中國眾多少數名組中的內蒙古族,是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壹部分。
2.下課
師:好,現在下課,請同學們騎著馬離開這個美麗的大草原(放《我也來當小騎兵》音樂,學生們做著騎馬狀離開課室)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