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飲鴆止渴的意思解釋

飲鴆止渴的意思解釋

鴆:傳說中的毒鳥,用它的 羽毛 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 比喻 用 錯誤 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後果。

成語出處: 《後漢書·霍谞傳》:“譬猶療饑於附子,止渴於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

成語例句: 楊嗣昌的加征練餉辦法是使朝廷 飲鴆止渴 。

繁體寫法: 飲鴆止渴

註音: ㄧㄣˇ ㄓㄣˋ ㄓㄧˇ ㄎㄜˇ

飲鴆止渴的近義詞: 饑不擇食 由於饑餓,顧不上挑選食物。比喻情況緊急時,顧不上考慮選擇 急功近利 急於求得成功,只圖近期得利,形容目光短淺、胸無大誌

飲鴆止渴的反義詞: 從長計議 暫緩決斷,再作商酌;把時間放長些,多加考慮和商量皇叔且休煩惱,與 孔明從長計議。《三國演義》

成語語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故事: 東漢的霍諝,從小就很有膽識。他十五歲時,他舅舅宋光由於秉公執法,得罪了壹些權貴,被他們誣告篡改詔書,關進了監獄。霍諝知道舅舅為人正直,不可能幹這種事,就給大將軍梁商寫信,為舅舅辯白。信中說:?“宋光身為州郡的長官,壹向奉公守法,以便更好地為朝廷效力。?他怎麽會冒著死罪去篡改詔書呢?這不就是人為了充饑去吃附子(壹種草藥,有劇毒),為了解渴去飲鴆(“鴆”的羽毛泡過的毒酒)壹樣嗎?如果這樣的話,還沒有進入腸胃,到了咽喉處就已經斷氣了。他怎麽可能這樣做呢?”? 梁商讀了信,覺得說得有道理,把信拿給皇上看。不久,宋光被無罪釋放。? “飲鴆止渴”比喻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其嚴重的結果。。? (《後漢書?霍諝傳》)?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貶義成語

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英語翻譯: stop thirst by drinking poison senseless measure

俄語翻譯: утолять жáжду ядовитым зельем

日語翻譯: 毒酒(どくしゅ)を飲(の)んで渇(かわ)きをいやす。後(あと)の禍(わざわ)いを考(かんが)えず危(あぶ)ない橋(はし)を渡(わた)る

其他翻譯: <德>gift trinken,um den durst zu stillen<法>

讀音註意: 鴆,不能讀作“hè”。

寫法註意: 鴆,不能寫作“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