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梭菌侵入人體傷口後,在厭氧環境下生長繁殖,產生嗜神經外毒素而引起全身肌肉強直性痙攣為特點的急性傳染病。重型患者可因喉痙攣或繼發嚴重肺部感染而死亡。破傷風的癥狀有哪些呢?
重疾保險就上慧擇網? 130萬用戶***同選擇
絕大多數破傷風患者均有外傷史,傷口多先有或合並化膿性感染。壹般傷口較深,常有異物及壞死組織殘留。部分患者傷口較小而隱蔽,常被患者忽視而致延誤診斷和治療,甚至因病情發展而造成嚴重後果。
潛伏期為1~2周,最長可達數月。潛伏期愈短常病情愈重,短於1周的病例,多為重型破傷風。曾用破傷風類毒素自動免疫或受傷後進行預防性破傷風抗毒素註射者,潛伏期壹般較長。
早期癥狀為全身不適,肌肉酸痛等,嚼肌痙攣所致的張口困難是最早的典型癥狀。其他的特征性臨床表現為持續性的全身肌張力增高和繼後出現的陣發性強直性肌痙攣。患者神誌清楚,當病情進展而出現陣發性強直性肌痙攣時,患者十分痛苦,常由很輕微的刺激,即引起壹次痛苦的痙攣。
從出現肌張力增高到首次出現強直性肌痙攣的時間稱為初痙期。初痙期短於48h者,提示病情較重。病情的進展表現在痙攣的間歇期縮短而持續時間延長。如喉部肌肉及呼吸肌出現持續性痙攣而未能緩解時,患者可因窒息而立即死亡。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強直引起破傷風患者特征性的痙笑面容、吞咽困難、頸強直、角弓反張、腹肌強直及四肢僵硬等臨床表現。較重的病例常同時有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癥狀,如高熱、多汗、心動過速等。高熱是破傷風患者預後差的重要標誌之壹。
破傷風的診斷主要靠外傷史及典型的臨床表現。如短期動態觀察患者癥狀發展,亦能早期作出診斷。當患者有確切的外傷史或有感染傷口存在,繼之發展張口困難,全身肌張力增高等癥狀,診斷應無困難。如再發展陣發性肌痙攣,則可更加肯定診斷。但臨床約有20%的破傷風患者無明顯外傷史,診斷主要靠特征性的臨床表現。此時,鑒別診斷十分重要。
慧擇提示: 了解破傷風的癥狀有助於我們及早認識病情,盡快接受治療。破傷風的危害很大,其中新生兒破傷風由臍帶感染引起,病死率很高,家長們要高度關註孩子的身體健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