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原意為“植物發芽”,“事物的發生”,在動漫用於壹般只特對於ACGN界中的角色,情節等要素的強烈的愛好。那麽,萌文化與動漫又有什麽樣的關系呢?接下來,就讓我們壹起到 流行文化 中看看萌文化究竟從何而來。
萌文化,所謂的“萌”,最早起源於日本,本來是指草木之初生之芽,但是後來日本禦宅族和其他的動漫喜好者用這個詞來形容極端喜好的事物--通常都是對(尤其是動漫的)女性而言。
萌え現在也可以用做名詞,用來代指可愛的女生,不光樣貌可愛,討人喜歡的男性(像正太)也可用這個詞來形容。原本所用的詞語應該是燃え,但是因為萌え和燃え同音,且萌え更能形容他們(禦宅族)對事物喜好的狀態,因此後來都用萌え了。
萌文化起源:
萌文化,最早起源於日本,在風靡日本後,這股風氣通過網絡很快傳到了中國,如今在重慶都市的繁華地帶,也能夠發現“萌女郎”的身影,而在互聯網上,更是出現了專門探討“萌文化”的主題貼吧、主題網站。
萌文化組成部分:
蘿莉
要說萌文化,我們要先講講蘿莉情結。首先蘿莉壹詞來源於伏拉地米爾·納波科夫的小說《LOLITA(洛莉塔)》,書中描寫了壹個中年男子對壹位未成年少女迷戀的故事,他將洛利塔視為他的欲望之火,把洛利塔視為他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小妖精。為了洛利塔,他和她臃腫的母親結了婚,為了她,他舍棄了名譽和將來,槍殺了壹個同樣是戀童癖(同樣還是個同性戀者)的男人。最後,他站在壹片高地之上,回憶起讓他燃燒欲望和希望之火的小妖精,他的女兒、他曾經的女人LOLITA。
蛇般纏繞的信念蘿莉控(蘿莉情節--LoliComplex)
蘿莉塔情結(LolitaComplex,ロリコン),或稱蘿莉控,指的是比起對成年女性而言,對於未成年的少女更具性方面的興趣的壹種性向,或是指有著這種性向的人。這種人通常為男性,不過今亦有指女性。原文“LolitaComplex”雖不是和造英文,但是現今除了日本人以外基本上很少有人使用。
華人地區現今多使用由日語簡化過的詞語“ロリコン”音譯而來的“蘿莉控”,早期亦多寫作“羅莉控”、“羅莉空”、“蘿莉空”,但近年來,似乎已經逐漸演變成以“蘿莉控”為最多人使用的寫法。
正太
--可愛小男孩的爛漫故事
LORI是漫畫的女性主角,那漫畫裏的男主角有無形成壹套文化和圈子呢?答案當時是肯定,這種文化也是萌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太。
所謂正太控是指比起對成年男性,對少年抱有更大的性方面的關心之性向。以及具有此類性嗜好之女性。亦指對0~18歲左右之未成年男性、少年本身及以這兩者為對象之繪畫少年、漫畫、小說抱有強烈愛情、感情的人們。反義有蘿莉壹詞。當初多用於成年女性有此種愛情之場合,近年成年男性之此種愛情亦在增加。最近亦當作“少年愛”之同義詞。
禦姐
除了正太和蘿莉,在萌文化中還有壹種文化叫做“禦姐”,所謂禦姐:主要是指20來歲的年輕女性,本來是指對年較長的女性的敬稱,後來引申指成年的年輕女性,因此,禦姐文化則是對年輕的成年女性的特別喜好。再往禦姐上面就是“熟女”了,熟女風雖然是新近的次文化,但是伴隨成人世界裏的迅速風靡,也逐漸影響了主流的ACGN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