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鈍的拼音和部首

鈍的拼音和部首

鈍的拼音是[dùn],部首是“钅”。

具體解釋為:1、不鋒利:鈍刀、剪刀鈍了。2、笨拙;不靈活;遲鈍、愚鈍。3、形聲,從金,從屯,屯亦聲,“屯”意為“卷曲”、“包裹”。“金”與“屯”聯合起來表示“金屬刀刃卷曲”。本義:金屬刀刃卷邊。例句為:兵不鈍鋒。——《文選檄吳將校部曲》;庶竭駑鈍。——諸葛亮《出師表》4、鈍刀(鈍兵,不鋒利的兵刃);呆;笨拙。

5、鈍愚(愚笨;遲鈍);鈍貨(蠢貨,笨蛋);鈍皮老臉(厚臉皮);鈍兵(士氣不壯盛)。6、鈍角:大含粗於直角小於平角的角。若a為鈍角,則90°<a<180°。相關例句為:鈍,遲也。——《廣雅釋詁四》;俗謂愚為鈍椎。——司馬遷《周勃世家》;其剛心勇氣消耗鈍眊(衰頹)。——蘇軾《教戰守策》。

漢字:

漢字,又稱中文、中國字,別稱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壹,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征,復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壹個漢字壹個音節。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化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制並作改進,是維系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後演變成籀文,再到秦朝的談蔔鎮小篆和隸書,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