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註讀《兩般秋雨盫隨筆》卷壹41:科場對

註讀《兩般秋雨盫隨筆》卷壹41:科場對

科場對

謝金圃墉 、吳玉綸 、德定圃保 、沈雲椒初 典試,頗不滿於眾口,作對雲:“謝金圃抽身便討,吳玉綸倒口就吞;德定圃人傍呆立,沈雲椒衣裏藏刀。”雙關拆字,巧不可階。又浙江乾隆丙子鄉試,兩主考壹姓莊,壹姓鞠,莊公顢頇而鞠公不謹。有人集杜句嘲之雲:“莊夢未知何日醒,鞠花從此不須開。”尤極現成。鞠試畢回京,語陳句山太仆雲:“杭人真欠通,如何鞠可通菊?”公不答。鞠詰之,公曰:“吾適思《月令》‘鞠有黃華’耳。”鞠大慚,未幾死,人以為語讖雲。近有某公分校禮闈,卷中有用《毛詩》“佛時仔肩”者,則批雲:“佛字系梵語,不可入文內。”復有用《周易》“貞觀”二字者,則又批雲:“貞觀系漢代年號,不可入文內。”因有為之對者雲:“佛時是西域經文,宣聖悲啼彌勒笑;貞觀系東京年號,唐宗錯愕漢皇驚。”又姚秋農總憲典順天鄉試,有用《尚書》“率循大卞”者,則批雲:“‘大卞’二字,疑‘天下’之誤。”是科蔣秋吟侍禦分校,有用《尚書》“不率大戛”者,則批雲:“‘大戛’二字不典。”因對雲:“蔣徑荒蕪,大戛含冤呼大卞;姚墟榛莽,秋農壹笑對秋吟。”語妙絕倫,皆可與“左邱明兩目無珠,趙子龍壹身是膽”,同作科場話柄也。

註讀

1、謝金圃墉:謝墉(1719-1795),字昆城,號金圃、豐甫、東墅,浙江嘉善人。謝垣之弟。乾隆十六年,清高宗南巡,謝墉以優貢生召試,得賜舉人,授內閣中書。隔年成壬申恩科進士,南書房行走,乾隆三十八年由內閣學士升工部右侍郎。乾隆四十三年改禮部左侍郎。官至內閣學士兼吏部左侍郎。著有《安雅堂詩文集》。有子謝恭鉻、謝揚鎮。

2、吳玉綸:(1732—1802)清河南光州人,初名琦,字廷韓,號香亭,又號蓼園。乾隆二十六年進士,由檢討累官兵部右侍郎,後又降為檢討。工詩。有《香亭文稿》、《香圃詩鈔》。其父為吳士功,子吳鼎銘、吳鼎輔、 吳俊民、吳葆晉。

3、德定圃保:索綽絡·德保(1719-1789),字仲容,壹字潤亭,號定圃,索綽絡氏,滿洲正白旗人。

德保為乾隆二年(1737)丁巳恩科三甲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檢討。乾隆九年(1744)任日講起居註官,次年值南書房。乾隆十壹年(1746)升侍講,次年提督山西學政,升侍讀。乾隆十五年(1750)提督山東學政,升侍講學士。乾隆十七年(1752)任工部侍郎。乾隆二十六年(1761)充經筵講官。乾隆三十四年(1769)升翰林院掌院學士,同年出任廣東巡撫,乾隆三十六年(1771)署兩廣總督。乾隆四十壹年(1776)代理福建巡撫、漕運總督,次年兼署江南河道總督。乾隆四十三年(1778)署閩浙總督,同年任禮部尚書。卒謚文莊。子英和,書法家。

3、沈雲椒初:沈初(1729—1799),字景初,號萃巖,又號雲椒,浙江平湖林家埭人(今屬林埭鎮)人,清朝大臣。少有異稟,讀書目數行下,同郡錢陳群稱為異才。工詩文,善書法。著有《蘭韻堂詩文集》、《禦覽集》6卷、《經進文稿》2卷、《浙江采集遺書總目》10集、《閏集》1卷、《西清筆記》2卷、《右渠寶笈》、《秘殿珠林》等。

4、典試:主持考試之事。

明史·卷七十·選舉誌二:“故事,閣臣典試,翰、詹壹人副之,時已推禮部尚書顧秉謙,特旨命國祚。”

5、巧不可階:階:臺階,引伸為趕上。指巧妙得別人無法趕上。

南朝梁·簡文帝《與湘東王書》:“謝故巧不可階,裴亦質不宜慕。”

6、顢頇:mān hān。①面大貌。五代·和疑《宮詞》之十二:“顢頇冰面瑩池心,風刮瑤階臘雪深。”

②糊塗而馬虎。《朱子語類》卷九三:“ 居仁謂伊川顢頇語,是親見與病叟書中說。” 清·趙翼《題竹初為袁趙兩家息詞後》詩之二:“各挾雌黃訴到官, 閻羅包老也顢頇。”

7、不謹:①不敬慎;不小心。②指行為放蕩。③舊時考核官吏的條款之壹,謂所作之事不合為官體統。

明·沈德符《野獲編·禮部壹·思詔冠帶之濫》:“至如近日辛亥之察,時論***雪七人之枉,於是有列不謹條中者,亦登薦剡。” 清·周亮工《書影》卷八:“ 明初舊制,吏部考察,但老疾、罷軟、貪酷、不謹四條。”

8、陳句山太仆:陳兆侖,字星齋,號句山。官至太仆寺卿。詳見卷壹37註。

9、鞠有黃華:《禮記·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黃華”。鞠,古同“菊”。

10、語讖:chèn。預言。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東坡三》:“ 王直方《詩話》雲:‘ 東坡在定武 ,作《松醪賦》,有雲:“遂從此而入海,渺翻天之雲濤。”蓋自定再謫惠州 ,自惠而遷昌化 ,人以為語讖。’”

11、分校:①分別校勘。②科舉時校閱試卷的各房官。

12、禮闈:唐宋指省試,明清指會試,因由禮部主持,故名。

13、佛時仔肩:出自《詩經·周頌·敬之》“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意思是凡事身體力行,方可顯出我的價值和品德。

佛(bì):通“弼”,輔助。壹說指大。時:通“是”,這。仔肩:責任。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爾雅》:‘肩,克也。’《說文》:‘仔,克也。’二字同義。克,勝也,勝亦任也。”鄭箋:“仔肩,任也。”

14、貞觀:《易經·系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貞,正也;觀,示也。“貞觀”以正示人也。唐太宗取之年號。

15、姚秋農總憲:姚文田(1758年—1827年),字秋農, 號梅漪。歸安(浙江吳興)人。清代狀元。姚文田清朝嘉慶四年(1799年)己未科進士第壹名,世稱文狀元。官至禮部尚書。著有《說文聲系》、《古音諧》、《四聲易知録》、《易言》、《廣陵事略》、《邃雅堂學古録》、《邃雅堂文集》及《春秋經傳塑閏表》等。

總憲,明清都察院左都禦史的別稱。禦史臺古稱憲臺,故稱。

16、率循大卞:亦作“大弁”。 大法。《書·顧命》:“臨君周邦,率循大卞。” 孔傳:“率群臣循大法。” 孫星衍集解:“卞即弁省文。”

〔按〕姚文田早年以時文著名。後博綜群書,兼諳天文。壹生奔走於官場,未能潛心學問。這是博雅人物網從史書中摘錄的,倒也客觀。而其它詞條則亂誇:翰苑名賢,文壇巨匠。是清代壹代蜚聲朝野的著名學士。這位德高望重老先生治學嚴謹等等。這不禁令人想起今日文壇某人。

17、蔣秋吟:?

18、榛莽:①雜亂叢生的草木。

唐·李白《古風》之十四:“白骨橫千霜,嵯峨蔽榛莽。” 明·高啟《顧榮廟》詩:“墳祠托荒郊,蕭條並榛莽。”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壹》:“去館稍遠,荒涼闃寂,榛莽翳然。” 魯迅《二心集·壹八藝社習作展覽會小引》:“在榛莽中露出了日見生長的健壯的新芽。”

②泛指荒原。

清·俞樾《春在堂隨筆》卷二:“兵燹以來,名勝之地,化為榛莽。”

③喻艱危,荒亂。

唐·谷神子《博異誌·閻敬立》:“今天下榛莽,非獨此館,宮闕尚生荊棘矣。”《新唐書·李泌傳贊》:“觀肅宗披榛莽,立朝廷,單言暫謀有所寤合,皆付以政。”

19、左邱明兩目無珠,趙子龍壹身是膽:

康熙五十年辛卯江南鄉試,副主考趙畫山,與總督噶禮朋比為奸,大通關節,總督分賄至四十萬金,事破伏法。是科正主試為左界園副憲必蕃,於衡鑒非所長,任趙所為而已,案定得末減。當時亦傳壹聯雲:“趙子龍壹身是膽;左邱明兩目無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