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風燭殘年的意思

風燭殘年的意思

風燭殘年的意思是指風中搖曳的燭火,殘余的歲月。

出處:時年五十有三,或恐風燭奄及,聊遺教於子孫耳。

出自: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陳圖後》。

成語用法:風燭殘年指風中搖曳的燭火,殘余的歲月,比喻人到晚年就像風中燈燭壹樣很容易熄滅,或指人已衰老,不久於世的樣子。在句中壹般作賓語、定語、分句。

示例:

1、見著妳日後出頭,為國家出身大汗,老夫風燭殘年,倘不能見,九泉之下,也兀自歡喜。

2、只這風燭殘年,沒的倒是眼淚倒回去,望肚子裏流。

3、有許多象祁老者的老人,希望在太平中度過風燭殘年,而侵略者的槍炮打碎了他們的希望。

風燭殘年成語寓意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自認規律,沒有人能夠改變。不論生命之路怎樣走,都會有壹個***同的結局,就是由慢慢的衰老到死亡。美麗隨著衰老漸漸遠去,年輕時健康的體魄在人老後也變得老態龍鐘,甚至弱不禁風。

然而事物的發展從興盛到衰落同樣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人能夠例外。所以在少年精力旺盛的時候壹定要多加努力,爭取多有作為,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在風燭殘年之際感到後悔。題記最後王羲之感慨,自己已經五十三歲,猶如風中殘燭。於是就把這些書法心得留下來教給子孫,可以把它藏到石室之中,不要傳給那些不值得傳授的人。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風燭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