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懸崖這個詞匯在2012年底至2013年初的美國財政政策辯論中被廣泛使用。當時,美國國會和白宮在如何應對布什時代的減稅政策到期和自動減支機制(如削減國防開支、社會保障和醫療保健等)的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如果無法達成***識,這些政策到期和自動減支將同時發生,導致美國財政政策出現大幅調整,從而帶來經濟衰退的風險。
為了避免財政懸崖,美國國會和白宮在2012年底通過了《美國納稅人救濟法案》,暫時延緩了部分減稅政策的到期時間,並推遲了自動減支機制的實施。然而,這僅僅是暫時緩解了財政懸崖的問題,美國財政政策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
財政懸崖的概念提醒人們,政府財政政策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對於經濟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政府需要在財政收入和支出之間取得平衡,以確保經濟穩定、就業充分和債務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