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隱性收入差距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那就要采取相應的對策來調節它。壹是可通過健全包括企業會計制度在內的所有制度、完善包括稅法在內的所有法律體系等途徑來壓縮非法非正常收入的“生存空間”,達到調節隱性收入差距的目的。二是可借鑒國外的銀行存款實名制、官員任職期間個人財產變動公示制、公司財務報表公開披露制等制度設計,創造 個人所得稅稅源清晰的環境條件,來幫助從源頭上掌握居民的收入情況,以便更好地加強稅收管理,堵塞征管漏洞,從而抑制隱性收入差距的形成和拉大。三是要落實《中***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幹問題的決定》有關“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加快福利待遇貨幣化”舉措。應當說,個人福利待遇實物化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它和以商品貨幣化為顯著特征的市場經濟不相吻合。為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就必須加快實施個人福利待遇貨幣化,這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統計隱性收入所產生的差距,從而有利於相關調節對策的制定。收入差距問題,是人們普遍關心的話題,也是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並想方設法努力解決的壹個重要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明確提出,要整頓和規範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同時強調要“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建社會主義 和諧社會”。明確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列為經濟工作的壹項主要任務,這就進壹步明確了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相信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收入分配秩序會得到有效整頓和規範,非法非正常收入也會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