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知否》原著:為何顧廷燁只見了盛明蘭四次,就算計娶她?

《知否》原著:為何顧廷燁只見了盛明蘭四次,就算計娶她?

第壹?次見面。

顧廷燁第壹次見盛明蘭是在襄陽侯府的宴飲上。

顧廷燁對盛明蘭的第壹印象,原著裏用了八個字:溫良謙恭,和順斯文。

顧家是兵魯子出身,顧偃開對顧廷燁的的期望就是希望他娶壹個名門淑女。顧廷燁在整個顧家,唯壹真心對他的就是他的父親,他的父親教他讀書寫字,傳授了他壹身的武藝。即使,這個老侯爺偏心又拎不清,但不得不說,在他的三個兒子裏,他只親自教導了顧廷燁,也為顧廷燁花費了最多的心血。

老父的殷殷期望,顧廷燁始終是明白的。

而盛明蘭就是典型的淑女。盛家雖然不是高門,但盛明蘭是盛家老太太這樣的侯門嫡女親自教導的,門第不高,但規矩極大,再加上孔嬤嬤的教導,盛明蘭的規矩是極能拿得出手的。

尤其是,顧廷燁第壹次見盛明蘭就看到了齊衡對著她壹臉的傾慕愛戀,滿口的甜言蜜語地訴衷情。要知道,齊衡是齊國公府的榮耀,是京城多少閨秀的夢中情郎。十個女孩裏有九個根本抵擋不住齊衡的如此愛慕,剩下的壹個也不過是佯裝生氣,其實心裏樂開了花。

可盛明蘭兩者都沒有。她唯壹的反應就是怕齊衡連累了自己,又恐嚇又懇求,反復讓齊衡不得有半點泄露。

後來顧廷燁知道盛明蘭是個庶女。而恰恰因為盛明蘭是庶女,卻不高攀齊衡,十分拎得清自己的位置,讓顧廷燁對盛明蘭刮目相看。

尤其是,盛明蘭對著齊衡的時候,自私怯懦,對著他顧廷燁卻是不卑不亢,十分有膽識地回答了他的問題,既圓了余家的面子,又平息了他的怒氣。

如此女子,有膽有謀,還拎得清,自然是讓侯府嫡子印象深刻的。

第二次?見面。

顧廷燁第二次見盛明蘭是在廣濟寺後園。

盛明蘭丟了塊泥巴在盛墨蘭的身上,又狠又準,雙手叉腰,氣勢萬千。

這裏我們不得不提到壹點,女人的有趣,到底有多重要。不管是齊衡還是顧廷燁,之所以喜歡盛明蘭,壹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盛明蘭的有趣。

什麽是有趣?

就是自己能玩的很開心,自己能去享受生活裏的樂趣。

不管是在家裏釣魚,還是做好吃的,亦或是丟泥巴到自己的姐姐身上,盛明蘭都是帶著幾分快樂的。

因為這份快樂,盛明蘭壓抑的生活,總是帶了幾分意趣。而也因為這幾分意趣,齊衡和顧廷燁都被感染了。

他們都覺得盛明蘭是個極有趣的人,只要跟她在壹起,就總是快樂的,有意趣的。

其實,女人的這種意趣,不過是自我尋開心罷了。可壹個女人唯有自己能替自己尋開心,才能真正去享受生活裏的樂趣。

不管處在何種境地,我自然有我自己的快樂。

而盛明蘭這份扔泥巴的快樂,讓第二次見面的顧廷燁記了很多年。其實,他記住的不是這件事本身,而是盛明蘭做這件事時,發自內心的快樂。

而盛明蘭因為這份快樂,而有趣,而珍貴。

第三次?見面。

顧廷燁第三次見盛明蘭,是在袁家。

袁文紹要給兒子辦滿月酒,邀請了顧廷燁,而顧廷燁則等在了去宴廳路口的庭院,他知道袁文紹的妻子是盛明蘭的姐姐,盛明蘭壹定會來。

他壹轉頭便瞧見了盛明蘭。原著裏這樣寫道:

忽忽幾次花開花落,扔泥巴的小丫頭竟變成了個清麗女子,滿庭春色,海棠樹下,壹春的明媚仿佛都被她蓋了下去,我看了足有半晌才說話。

我暗暗點頭,齊衡那小子頗有眼光,早早就看出苗頭了。

《知否》電視劇裏並沒有展現出盛明蘭的美貌。可是在原著裏,盛明蘭的美貌可是立竿見影的。

盛明蘭的母親衛小娘剛入盛府的時候,那是連林噙霜都感嘆,三千粉黛無顏色的。而盛明蘭,則是平寧郡主都不得不承認,盛紘要是想要高攀,那麽盛明蘭的容貌就是當個皇子的側妃都是綽綽有余的。

盛明蘭從來都是極好看的。梁晗娶了盛墨蘭,看到盛明蘭的美貌,都是有些後悔的。

有趣的靈魂,美貌的容顏,溫良謙遜,有膽有謀,這樣的女子,拿出去有面子,回到家了,有裏子,顧廷燁萬花叢中過,自然是知道盛明蘭的好處的。

第四次?見面。

顧廷燁第四次見盛明蘭是在宥陽江上。

顧廷燁救了盛明蘭,盛明蘭從壹船人中,壹眼就認出了顧廷燁。她滿口的好話央求顧廷燁去救她的丫鬟們。

顧廷燁被她使喚了,但還是很開心。盛明蘭跟漕幫的人談起了顧廷燁的婚姻,直言,好人家的女兒看不上顧廷燁是必然的。

顧廷燁和盛明蘭語言交鋒幾次,盛明蘭絲毫不落下風。盛明蘭甚至勸顧廷燁娶了朱曼娘,顧廷燁直言朱曼娘,人品已壞。而盛明蘭則看出了顧廷燁對朱曼娘的輕視,以及余嫣紅的死因不簡單。

如此聰慧的女子,顧廷燁自然是又高看了壹眼。

要知道,顧廷燁要娶的本就是當家主母。他不是要娶像大秦氏壹樣的白蓮花,他要娶的就是能獨當壹面,能在侯府裏生存下去了“厲害”女子。

而盛明蘭除了是個庶女,幾乎樣樣都超出了顧廷燁對妻子的預期。

顧廷燁不是齊衡,做什麽事情都不會想前想後。如此好的女子,他既然惦記上了,自然是要娶回家的。

而最重要的壹?點是:顧廷燁發達了。

若是顧廷燁沒有成為新貴,那麽他要娶盛明蘭,並不容易。因為盛家正處於上升期。盛明蘭的父兄皆在朝為官,名聲極好。而王家和海家更是高門大戶,世代清流。盛明蘭的兩個姐姐也都嫁進了高門。

如此盛家,雖然算不得大家,但也不是任人拿捏的小門小戶。更何況,盛家掌舵的還是勇毅候的獨女,盛家老太太。

可偏偏顧廷燁燒對了香,輔佐了新皇。新皇登基,顧廷燁顯貴到了極致。

因為顧廷燁的極盛,於是他才能親自要到新皇的賜婚。而壹個賜婚,盛家就不得不從,即使是盛家老太太,都無力改變。

當然,還有更重要的壹點,盛家的低門,完全符合皇帝的權衡之術。

顧廷燁如此功高,最怕的就是蓋主。他娶高門貴女,便會招來帝王的忌憚,可是他要娶壹個小門戶的庶女,那麽皇帝就會覺得心裏放心,至少顧廷燁的外戚並不顯貴。

盛明蘭自身的硬件軟件都符合了顧廷燁對壹個妻子的期望。而盛家這樣的沒有大權的讀書門戶,又符合了帝王的權衡之術。

於是,顧廷燁順利地娶到了盛明蘭。

顧廷燁愛盛明蘭嗎?

自然是喜歡的,但顧廷燁這樣的人,從來不是為了愛能昏了頭腦的男人。他的喜歡,壹定是建立在盛明蘭符合他的要求之上的。

很殘酷,但不得不說,這就是婚姻裏最真實的壹面。

不把愛當成唯壹?標準的擇偶觀,才是理智的擇偶觀。

越是讀顧廷燁和盛明蘭的愛情,我越是覺得接地氣。

因為,它沒有指導妳什麽,有了愛,就什麽都有了,可以跨越身份,地位,可以超越了性格和生死。它就是很接地氣的告訴妳,結婚就是過日子。

而過日子,就是需要兩個人都合適,至少不是彼此拖累,至少兩個人在個人修煉上是勢均力敵的。

顧廷燁和盛明蘭就是很平凡的那種夫妻,顧廷燁覺得盛明蘭符合自己的娶妻標準,而盛明蘭沒很大的選擇權,看到了顧廷燁的誠意,也願意跟顧廷燁這種有本事的人過日子。

兩個理智的人,理智地選擇了自己的人生,兩個人都想好好過日子,於是兩個人的日子才越過越好,才慢慢積累了更深厚的感情。

好的人,選擇了好的人,在這個基礎上,兩個人再好好過日子,而這說白了就是好婚姻的精髓。

不是什麽有情飲水飽,沒有什麽海誓山盟,生死不棄,就是我們活在這個世上,不管是結婚還是不結婚,都要好好地過好自己的日子。

能遇到良人,便跟良人好好過日子,遇不到,就自己好好過日子。

如此簡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