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各種不同的方法,比較常用的是三個素材:
古代文人——近代政治家——整個世界
古代——現代——國內——國外(四個可以省去壹個)
古代正面——古代反面——現代正面——現代反面
也可以三個都是時下比較新鮮的
總結壹下就是古代、近代、現代、國內、國外、正面、反面的結合,看妳自己的掌握能力和喜好了。
最好不要都用老掉牙的古文人或全國人名都知道的事跡,除非妳文筆好到寫出完全新鮮的感覺。
總之,寫好考場議論文其實並不難,多看看好的文章,不是妳覺得好,而是得分高的,仿著感覺和格式練壹練,會有收獲。
尊重老師,敬重師傅。壹個國家將要衰敗,必定會輕賤老師,薄待師傅。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語出《禮記?學記》。意為:求學之道,以尊師為最難。只有尊師,才能重道;只有重道,老百姓才懂得重視學習。 ’
疾學在於尊師。
語出《呂氏春秋?勸學》。意為:要很快學得知識,首先在於尊敬老師。
I事實論據]
程門立雪 宋代著名學者楊時,四十歲時拜程頤為師。壹個下雪的中午,楊時和他的同學在讀書時產生了疑問,便去請教程頤。當時,程頤正在午睡,他們便站在門口,靜等老師醒來;待程頤醒後發現他們時,他們站的地方已在雪地裏留下了深深的腳印。
日本人尊師 日本人有尊師的傳統,他們普遍認為教師是在為社會作自我犧牲;因此,當公***車輛上出現穿有“教師服”的乘客時,無論這個人年齡大小,其他乘客都會主動讓座。這讓教師們都有壹種光榮感。
七、追求
[名人名言]
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於真理。(李大釗)
我生為真理生,死為真理死,除了真理,沒有我自己的東西。(王若飛)
我常常重復這壹句話:壹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高爾基)
對真理的追求比對真理的占有更為可貴。(萊辛)
對真理和知識的追求並為之奮鬥,是人的最高品質之壹。(愛因斯坦)
人類的使命在於自強不息地追求完美。(列夫?托爾斯泰)
[警句解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語出戰國時代著名詩人屈原的《離騷》。意為:為求真理不管道路多漫長,我將要上天下地去探索,不怕任何阻擋。
欲窮千裏目,更上—層樓。
語出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意為:想要窮盡那千裏以外的自然風光,就需要再把壹層樓臺登上。
[事實論據]
左宗棠擡棺出征 1876年,65歲的左宗棠擡棺出征,誓與故人決壹死戰,壹舉收復天山南北,粉碎了英、俄侵略新疆的陰謀。他的居室有壹副對聯:“身無半畝地,心懷天下,讀破萬卷書,神交古人。”表現了將軍的忘我追求。
孫冶方不改追求 著名經濟學家孫冶方文革期間遭受39次批鬥,入獄7年,仍不改追求,至力於社會主義經濟的研究,他撰寫《社會主義經濟論》,已寫好的文章常常不翼而飛,前後***寫了85遍,這種追求真理的精神令人欽佩。
八、愛 國
[名人名言]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
不管妳跑到天涯海角,妳始終脫離不了祖國,祖國永遠在妳身邊。(巴金)
愛祖國,為祖國的前途而奮鬥,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職責。(蘇步青)
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下來的對祖國壹種最深厚的感情和為祖國獻身的精神。(列寧)
熱愛祖國,這是壹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的情感。(霍姆林斯基)
[警句解讀]
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語出東漢司馬遷《報任安書〉〉。意為:常想奮勇向前,不顧個人安危,在國家危難之際獻出自己的生命。這飽含愛國之情的話語己成為眾多愛國者的座右銘。
[事實論據]
魯迅三易其誌我國著名的文壇巨匠魯迅為了祖國三易其誌。他先學采礦,希望實業報國,後改學醫,欲救治民眾於疾苦;面對壹些中國人精神麻木,他又棄醫從之,欲喚醒沈睡的國人。同時以筆作槍,捍衛正義與民主,成為中華民族的“脊梁”。
居裏夫人命名釙 瑪麗?居裏是法籍物理學家、化學家,她生於波蘭華沙,後因求學留居法國。雖然身在他鄉,但是她心系祖國。1898年7月,她發現了壹種新的放射性元素,為了紀念自己的祖國——波蘭,新元素被命名為釙(波蘭的意思)。
十二、妒忌
[名人名言]
妒忌對妒忌者之為害,猶如鐵銹之於鐵。——迪安吉利斯
孤獨的花兒,不要嫉妒繁密的刺兒。——泰戈爾
忌妒我的人在不知不覺中頌揚了我。——紀伯倫
[寓言故事]
山羊與驢:有個人飼養著山羊和驢子。主人總是給驢子餵充足的飼料,嫉妒心很重的山羊便對驢子說,妳壹會兒要推磨,壹會兒又要馱沈重的貨物,十分辛苦,不如裝病,摔倒在地上, 便可以得到休息。驢於聽從了山羊的勸告,摔得遍體鱗傷。主人請來醫生,為他治療。醫生說要將山羊的心肺熬湯作藥給驢子喝,才可以治好。於是,主人馬上殺掉山羊去為驢子治病。這故事是說,凡是策劃作惡的人,將自食其果,沒有好下場。——《伊索寓言》
該隱和亞伯都是亞當和夏娃所生,是壹對親兄弟。他們都獻祭物給上帝。上帝看中了亞伯所獻的祭物,而沒有接納該隱所獻的禮物。該隱怪他的兄弟,先是氣得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後來,他幹脆不跟兄弟亞伯說話。直到有壹天,妒火中燒的該隱竟把親弟弟亞伯引誘到田裏殺害了。他自己從此也受到上帝的懲罰,不得不離家出走,過著逃亡的生活。
[科學數據]
心理學家的觀察研究證明,嫉妒心強烈的人易患,心臟病,而且死亡率也高;而嫉妒心較少的人群,心臟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只有前者的1/3—1/2。此外,如頭痛、胃痛、高血壓等病癥。易發生於嫉妒心強的人,並且藥物的治療效果也較差。
十三、知識
[名人名言]
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高爾基)
生活的全部意義在於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於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 (左拉)
具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人,比只有壹種知識和經驗的人更容易產生新的聯想和獨到的見解。 (泰勒)
[警句解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語出《莊子?養生主》。意為:人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沒有止境的。
知不務多,必審其所知。
語出《孔子家語?五儀解》。意為:掌握知識無需求多,但壹定要審察自己所學的知識是否正確。
[事實論據]
蘇東坡的錯誤 某日,蘇東坡去其師王安石府上拜訪,王安石卻去了朝中。蘇東坡見桌上放有壹首王未完成的《詠菊》詩:“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他讀了很不以為然,於是援筆續道:“黃花不似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聽。”後詩人被貶黃州時,壹次與友人夜間賞菊,正碰上秋風乍起,只見菊花花瓣紛紛落地,確像滿地鋪金,蘇東坡始知自己的孤陋寡聞。
《紅樓夢》——“百科全書” 古典名著(紅樓夢》中,涉及的知識有政治、經濟、軍事、醫學、心理學、音樂、詩詞、歷史、地理、建築、園林、風俗、烹調等,因而被人們稱為“百科全書”。由此可見曹雪芹的知識面之廣。
十四、謙虛
[名人名言]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毛澤東)
只有竹子那樣的虛心,牛皮筋那樣的堅韌,烈火那樣的熱情,才能產生出真正不朽的藝術。(茅盾)
智慧是寶石,如果以謙虛鑲邊,就會更加燦爛奪目。(高爾基》
壹個人就好像壹個分數,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價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則分值就愈小。(列夫?托爾斯泰)
任何時候也不要認為妳什麽都懂,不管別人怎樣稱贊妳,妳時時刻刻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是個門外漢。”看來,吹噓自己知識的人,等於在宣揚自己的無知。(巴甫洛夫)
[警句解讀]
滿招損,謙受益。
語出《尚書?大禹謨》。意為:驕傲自滿會招來損失,謙虛謹慎會得到益處。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語出《老子》。意為:江海之所以能成為壹切小河的領袖,是因為它甘於處在下遊。比喻謙虛可以使人變得偉大。
[事實論據]
李相的壹字師 唐代的李相讀《春秋》時,念錯了壹個字,在壹旁侍候的小吏皺了壹下眉頭。李相見後即問因何皺眉,小吏含蓄地說: “我的老師教我讀此書時,我讀錯了壹個字,今天聽您壹念我就明白怎樣讀了。”聽出了這話的言外之意後,李相說: “不對。我沒有受到老師的指點,如果錯了,壹定是我不是妳。”說完,就向小吏請教,待小吏詳述原委後,李即稱小吏為“壹字師” ,
富蘭克林的墓銘誌 美國偉大的物理學家富蘭克林,壹生勤於創造發明,贏得過不下壹百個學位和頭銜;但他的墓碑上,卻刻著他生前為自己撰寫的幾個簡單文字:印刷工富蘭克林之墓。
白居易虛心請教 相傳我國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每當作好了壹首詩,總是先念給牧童或老婦人聽,然後再反復修改,直到他們聽了拍手稱好,才算定稿。像白居易這樣壹位著名的詩人,並不因牧童和村婦的無知而輕視他們,因為他懂得真正的文學作品,必須得到人民的承認,所以他虛心求教於人民群眾,這才使他的詩通俗易懂,為後人傳誦。
克雷洛夫是俄國18世紀偉大的寓言作家,他的寓言寫得既多又好。有壹次,他的壹位朋友誇贊說:“妳的書寫得真好,壹版銷完又印壹版,比誰的都印得多。”克雷洛夫卻這樣回答:“不,不是我的書寫得好,是因為我的書是給孩子們讀的,誰都知道,孩子們是容易弄壞書的,所以版次多壹些。”
十五、服裝
〔名言警句〕
1.衣裳是文化的象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從人們對服飾的選擇,可以窺測到他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養的底蘊——郭沫若
2.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腳長的女人壹定要穿黑鞋子,腳短的壹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子不能穿,但比橫格子的要好。——魯迅
3.衣裳常常顯示人品。——莎士比亞
4.妳們不見美貌的青年穿戴過分反而折損了他的美麽?妳們不見山村的婦女,穿著樸實無華的衣服反而比盛裝的婦女美麽?——貝多芬
5:我們的衣著既不要過於艷麗而俗氣,也不可破爛而骯臟。——塞涅卡
6.奇裝異服並不等於穿戴時髦。——羅.伯頓
7.人應當壹切都美,外貌,衣裳,靈魂,思想。——契訶夫
8.人應該透過衣著洞察別人,而且還要學會忽視衣著。——卡萊爾
9.愉快的心情,是穿到社交界去的最好衣裳之壹。——薩克雷
[事實論據]
1.不少人慕名跑到巴黎,抄襲和仿制巴黎時裝,卻仍然設計不出具有法蘭西民族風味的時裝。正像在法國人開的中國餐館裏吃不出中國的風味壹樣。
2.2001年上海APEC會議,與會各國領導人同時穿著中國傳統的唐裝與公眾見面。壹時間,唐裝成為舉世矚目的服裝,並迅速流行開來。
十六、思考
〔名言警句〕
1.思考是行為的種子。——愛默生
2.思索,連續不斷地思索,以待天曙,漸進乃見光明。——牛頓
3.偉大的思想只有付諸行動才能成為壯舉。——威?赫茲裏特
4.要審慎地思考,但要果斷地行動。 。——科爾頓
5.不善思索的有才能的人,必定以悲劇收場。——甘必大
6.壹個人年輕的時候不會思索,他將壹無所獲。——愛迪生
7.人的思想是受他的文化所約束的,他的思想特征是由他的文化環境鑄造而成的。—愛因斯坦
8.觀水有術,必觀其瀾。——孟子
[事實論據]
惟壹的腿 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才華橫溢,可是有壹次為了描繪
壹個孤獨的男子怎樣保護和疼愛他的心上人,苦思冥想了兩天,還是壹無所獲。到了第三天晚上,他又想得頭昏腦脹,在睡夢中,他忽然吟出了下面的詩句:
我將保護和疼愛
妳的身體,
就像壹個在戰爭中殘廢了的,
對任何人都不需要了的兵士愛護著
他惟壹的腿。
將愛人比作傷殘士兵的“惟壹的腿”,形象生動,感情深沈,還帶著壹絲淡淡的孤獨和惆悵所以如果妳在寫作時埋怨自己沒有靈感,那只是因為妳缺少了苦苦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