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光字子陵,又名嚴遵,是會稽余姚人。年輕時便很有名,與光武帝同在太學學習。到了光武帝即位,便改換了姓名,隱居起來不再出現。光武帝想到他的賢能,就下令按照嚴光的形貌在全國查訪他。後來齊國上報說:“有壹位男子,披著羊皮衣在水邊釣魚。”光武帝懷疑那就是嚴光,便準備了小車和禮物,派人去請他。請了三次才到,安排在京師護衛軍營住下,供給床褥等用具,宮中管膳食的官每天早晚供給酒食。
司徒侯霸與嚴光是老相識,派人送信給嚴光。送信的人便對嚴光說:“侯公聽說先生到了,壹心想立刻就來拜訪,限於朝廷的有關制度不便,所以不能來。希望能在天黑後,親自來向妳表達歉意。”嚴光不說話,叫帶回信給侯霸。口授說:“君房先生:官位到了三公,很好。懷著仁心輔助仁義天下都高興,拍馬屁看人臉色這些東西妳可全掌握了。”侯霸收到信看過,封好了再上給光武帝。光武帝笑著說:“這狂家夥還是老樣子。”當天就親自來到嚴光居住的館舍,嚴光睡著不起來,光武帝就進了他的臥室,摸著嚴光的腹部說:“唉呀嚴子陵,就不能相幫著做點事嗎?”嚴光又睡著不講話,過了好壹會兒,才睜開眼睛,看了好壹會,說:“過去唐堯那樣顯著的品德,巢父許由那樣的人聽說要授給官職尚且去洗耳朵。讀書人本各有誌,何以要到強迫人家做官的地步?”光武帝說:“嚴子陵,我竟然不能使妳作出讓步?”於是便上車,嘆息著離開了。
後來又請嚴光到宮裏去,談說過去的交往舊事,兩人在壹起相處好多天。有次光武帝隨意地問嚴光:“我比過去怎麽樣?”嚴光回答說:“陛下比過去稍稍有點變化。”說完話便睡在壹起。嚴光睡熟了把腳壓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奏告,有客星沖犯了帝座,很厲害。光武帝笑著說:“我的老朋友嚴子陵與我睡在壹起罷了。”
授予諫議大夫的職務,嚴光不肯屈意接受,就在富春山過著耕種生活,後人把他垂釣的地方命名為嚴陵瀨。建武十七年,又壹次征召他,沒有去。活到八十歲,在家中去世。
2. 求高中文言文“嚴光”的翻譯嚴光,字子陵,另壹名字叫嚴遵,會稽余姚人。小時候有很高的名望,與光武帝劉秀壹起遊歷學習。等到光武帝劉秀即位,嚴光於是就隱名換姓,避至他鄉。劉秀想念他的賢能,於是下令畫出他的形貌來尋訪他。後來齊國上報稱:“有壹男子,披著羊皮在大湖中垂釣。”劉秀懷疑他是嚴光,於是安排車駕,派遣使者聘請他。幾次無功而返後他才到來。劉秀讓它住在北軍,賜給他床褥,讓太官早晚給他送膳食。
司徒侯霸壹向與嚴光有舊交,派遣使者捧著書簡。使者因此告訴嚴光說:“侯霸聽說先生來了,他想要立即親自拜訪,但是受禮法的限制,不被批準。原意因為年老,自己降低身份來交涉。”嚴光沒有回答,於是就丟給使者劄,口述說:“侯霸:妳的官位很高,很好。心懷仁慈輔佐道義使天下人高興,阿諛奉承逆來順受要堅決杜絕。”侯霸得到這封信,封好給他上奏。劉秀笑著說:“驕狂奴才的老姿態啊。”劉秀當天就到他的館舍去看望他。嚴光躺著不起來,劉秀隨即到他躺的地方,撫摸著嚴光的肚子說:“咄咄逼人的嚴光,不肯幫助我有沒有理由嗎?”嚴光再次睡覺不回應,過了好壹會兒,才睜開眼睛仔細查看,說:“當初唐堯以德著稱,巢父洗耳恭聽意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誌向,為什麽要苦苦相逼呢!”劉秀說:“嚴光,我竟然不能讓妳屈就啊!”然後上車嘆息著離開了。
後來再次請嚴光入宮,談論道義和舊情,相互對話了壹整天。劉秀調整儀容問嚴光說:“我比當初如何?”嚴光回答說:“陛下比以前差遠了”因為壹起睡覺,嚴光把腳放在劉秀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官上奏說客人的命運星觸犯皇帝很厲害。劉秀笑著說:“我與故人嚴光壹起睡覺罷了。”
除了做諫議大夫,嚴光不屈從,於是在富春山種田,後人給他釣魚的地方命名為嚴陵瀨。建武十七年,再壹次特意征辟他做官,他不去。80歲死在家裏。劉秀為他傷心惋惜,下詔郡縣賜錢百萬、谷子千斛。
3. 高中文言文翻譯梁適傳宋史,列傳四十四原文: 梁適,字仲賢,東平人,翰林學士顥之子也.少孤,嘗輯父遺文及所自著以進,真宗曰:“梁顥有子矣.”授秘書省正字.為開封工曹,知昆山縣.徙梧州,奏罷南漢時民間折稅.更舉進士,知淮陽軍,又奏減京東預買?百三十萬.論景祐赦書不當錄朱梁後,仁宗記其名,尋召為審刑詳議官. 梓州妖人白彥歡依鬼神以詛殺人,獄具,以無傷讞.適駁曰:“殺人以刃或可拒,而詛可拒乎?是甚於刃也.”卒論死.有鳥似鶴集端門,稍下及庭中,大臣或倡以為瑞,適曰“此野鳥入宮庭耳,何瑞之雲?” 嘗與同院燕肅奏何次公案,帝顧曰:“次公似是漢時人字.”肅不能對,適進曰:“蓋寬饒、黃霸皆字次公.”帝悅,因詢適家世,益器之.他日宰相擬適提點刑獄,帝曰:“姑留之,俟諫官有闕,可用也.”遂拜右正言. 林瑀由中旨侍講天章閣,適疏其過.又言:“夏守赟為將無功,不宜復典宥密.”會婦黨任中師執政,以嫌改直史館,修起居註.奉使陜西,與範仲淹條邊機十余事.進知制誥、權發遣開封府.歲余,出知兗州.萊蕪冶鐵為民病,當役者率破產以償,適募人為之,自是民不憂冶戶,而鐵歲溢.再遷樞密直學士、知延州.告歸治葬,過京師,得入見,自言前為朋黨擠逐,留為翰林學士.禦史交劾之,以侍讀學士知澶州,徙秦州.入知審刑院,擢樞密副使. 張堯佐壹日除四使,言者爭之力,帝頗怒.適曰:“臺諫論事,職耳.堯佐恩實過,恐非所以全之.”遂奪二使.儂智高入寇,移嫚書求邕、桂節度,帝將受其降.適曰:“若爾,嶺外非朝廷有矣.”乃遣狄青討之.賊平,帝曰:“向非適言,南方安危,未可知也.”遷參知政事.契丹欲易國書稱南北朝,適曰:“宋之為宋,受之於天,不可改也.契丹亦其國名,自古豈有無名之國哉?”遂止.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大珰王守忠求為節度使,適持不可;張貴妃治喪皇儀殿,又以為不可.將以適為園陵使,適言國朝以來無此制,由是浸與陳執中不合.適曉暢法令,臨事有膽力,而多挾智數,不為清議所許.禦史馬遵、吳中復極論其貪黷怙權,罷知鄭州.京師茶賈負公錢四十萬緡,鹽鐵判官李虞卿案之急,賈懼,與吏為市,內交於適子弟,適出虞卿提點陜西刑獄.及罷,帝即還虞卿三司.復加觀文殿大學士、知秦州.古渭初建砦,間為屬羌所鈔,益兵拒守,羌復驚疑.適具牛酒,召諭其種人,且罷所益兵,羌不為患.徙永興軍.夏人盜耕屈野河西田累年,朝廷欲正封,以適為定國軍節度使、知並州,至則悉復侵地六百裏.還,知河陽,領忠武、昭德二鎮、檢校太師,復為觀文殿大學士,以太子太保致仕,進太傅.熙寧三年,卒,年七十.贈司空兼侍中,謚曰莊肅.譯文: 梁適,字仲賢,東平人,是翰林學士梁顥的兒子.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曾經把父親的遺文和自己寫的文章編成集子進獻皇帝,真宗說:“梁顥也有有出息的兒子了.”任命他為秘書省正字.擔任開封工曹,昆山縣知縣.調任梧州,上書朝廷免除了從南漢時就實行的民間折稅制度.又舉進士,任淮陽軍負責人,又上書減免上交的京東預買?款壹百三十萬的負擔.上書發表意見,認為景祐年的赦書不應當收錄後梁朱溫家族的後代,仁宗記下了他的名字,不久尋召他擔任審刑詳議官. 梓州妖人白彥歡裝神弄鬼,用詛咒殺人,案件審理完結,因為死者沒有受傷定罪.梁適駁斥說:“用刀殺人,被殺的還可以抵抗,但是詛咒能抵抗嗎?這比刀還厲害.”最終判處死刑.有長得像鶴的鳥聚集在端門,有些落下到了皇宮的院子裏,大臣有人提議把這作為國家的祥瑞,梁適說:“這不過是野鳥進入宮庭罷了,哪有什麽祥瑞可言呢?” 曾經和同在刑部院的燕肅壹起上奏何次公的案子,皇帝看著他們說:“次公好像是漢朝時候人的字.”燕肅不能回答,梁適回復皇帝說:“蓋寬饒、黃霸的字都是次公.”皇帝很高興,趁機問梁適的家庭身世,更加器重他.另壹天,宰相準備讓梁適提點刑獄,皇帝說:“暫且留著他,等到諫官的職位有空缺的時候,可以讓他擔任.”於是被任命為右正言. 林瑀根據皇帝的安排在天章閣為皇帝講課,梁適上書披露他講錯的地方.又上書說:“夏守赟擔任將領卻沒有功勞,不應該再參與重大典禮和朝廷機密事項.”正值婦黨人士任中師執掌權力,梁適因為受嫌棄改任史館值班人員,為皇帝修起居註.奉命出使陜西,與範仲淹上書陳述邊疆重要事務十余件.升職擔任知制誥、暫時安排到開封府掛職.壹年多,出任兗州知州.萊蕪煉鐵納稅的事情讓老百姓很受苦,趕上承擔這個差事的人往往破產才交得上稅.梁適招募人員專門做這件事,從此老百姓不再擔心攤上煉鐵的差事,而鐵的產量卻逐年增長.又升任樞密直學士、延州知州.上書請假回家辦理喪事,經過京城,得以入見皇帝,自己陳述先前被朋黨排擠外逐,皇帝留他在京擔任翰林學士.禦史紛紛彈劾他,後來侍讀學士的身份擔任澶州知州,調任秦州.又回朝廷擔任審刑院負責人,提升為樞密副使. 張堯佐壹天擔任了四個職務,負責反映意見的言官上書抗爭很急切,皇帝相當生氣.梁適說:“諫官們議論朝政,是他們的職責所在.張堯佐蒙受皇帝的恩典也確實有些過分了,恐怕這不是保護他的辦法.”於是罷免了張堯佐的兩個職務.廣西的儂智高叛亂入侵,寫信給邕州(南寧)、桂林的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