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詞派是中國古代詩詞學流派之壹。出現於晚唐五代時期,產生於西蜀,得名於趙崇祚編輯的《花間集》。奉溫庭筠為鼻祖而進行詞的創作的壹個文人詞派。主要的詞人還有孫光憲、李_、牛希濟。這壹詞派題材狹窄、情致單調。
大都以婉約的表達手法,寫女性的美貌和服飾以及她們的離愁別恨。在這些詞中描繪景物富麗、意象繁多、構圖華美、刻畫工細,能喚起讀者視覺、聽覺、嗅覺的美感。由於註重錘煉文字、音韻,形成了隱約迷離幽深的意境。對後世的文人詞產生、發展有壹定的影響。
擴展資料:
花間派中“花間”兩字出自花間詞人張泌“還似花間見,雙雙對對飛。”壹句。縱觀花間詞派壹十八位詞人,可以發現他們的作品詞風浮艷,多寫情愛。大多數為所謂男詞人寫女性生活的“閨情”代言體。
花間集》中也有少數表現邊塞生活和異域風情的詞,如牛希濟的《定西蕃》,表現塞外荒寒,征人夢苦,風格蒼涼悲壯;李_的《南鄉子》、孫光憲的《風流子》,表現南國漁村的風俗人情,也較清疏質樸,如“漁市散,渡船稀,越南雲樹望中微。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聽猩猩啼瘴雨。”(李_《南鄉子》之九)但這不能代表花間詞的總體特征。
百度百科-花間詞派
花間詞派的代表詩人有誰?花間派是晚唐南北朝時候的主要流派之壹。當時詞主要分為兩派:花間派和西蜀詞派。
花間派的代表人物有溫庭筠、韋莊、牛希濟、歐陽炯、李_等等,詞風香艷_麗,但我個人認為他們的大部分詞都是華麗辭藻的堆砌,感情空洞,沒有讓我愛不釋手的感覺。韋莊算是其中風格比較清麗的壹位了,但我最喜歡他的壹首卻不是典型花間風格的,而是壹首很熱烈的“思帝鄉 ”:
春日遊
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年少
足風流
妾擬將身嫁與
壹生休
縱被無情棄
不能羞
西蜀詞派的代表人物只有三個:南唐主李_、他的兒子後主李煜、宰相馮延巳,他們三個的詞我都特別喜歡,清麗自然,感情很細膩動人。像李_的“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像馮延巳的“風乍起,吹皺壹池春水”;李煜的我就不多說了。
此時的詞派主要都是由詩向詞的過渡時期的產物,各個流派經過相當時間融匯和演化,而且由於鼎盛時期豪放詞派的崛起和成熟,詞派劃分的重點就轉確定為“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的涵義更廣,她是壹大類風格的總稱,作品豆油思想深度。代表人物有我們大家熟知的柳永和李清照,其實秦觀、大小晏(父晏殊、子晏幾道)、張先、姜夔、吳文英、周邦彥都是個頂個的大家,各有特色,各有成就。大小晏精工;張先視角獨特,像“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節”這類詞句就不象通常的婉約風格;姜夔就是著名的姜白石,擅長作曲、自創詞牌,咱們國家現在發現的為數不多的宋詞的曲子就有他的“姜白石十八首”;吳文英也擅長自創詞牌,他自創的“戚氏”是現存最長的詞牌;周邦彥被稱為“婉約派集大成者”。“婉約派”和“豪放派”這種流派的劃分方式,是站在詞的發展史的制高點的壹種劃分,所以影響比她前後各個時期的流派劃分方式影響都大。
總地來說,花間詞和婉約詞這兩個詞派的區別包括:存在的時期不同,風格不盡相同,流派的內涵、廣度、深度不同,影響也不同。代表人物肯定也是不同的了。如果妳要了解更多的話,可以參考《人間詞話》、《唐詩宋詞大辭典》之類的書。
花間詞派代表人物花間詞派代表人物有:溫庭筠、皇甫松、和凝、孫光憲、韋莊。
1、溫庭筠
原名岐花間派詞人,字飛卿,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唐代詩人、詞人。其詞更是刻意求精,註重文采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很大。
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文筆與李商隱、段成式齊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稱“三十六體”。其詩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顧嗣立重為校註的《溫飛卿集箋註》。其詞今存七十余首,收錄於《花間集》、《金荃詞》等書中。
2、皇甫松
字子奇,自號檀欒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花間派詞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_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書·藝文誌》著錄皇甫松《醉鄉日月》3卷。
3、和凝
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省東平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宰相、文學家、法醫學家。和凝喜愛文學,長於短歌艷曲,其詞作被王國維輯為《紅葉稿》。
4、孫光憲
字孟文,自號葆光子,陵州貴平(今四川省仁壽縣向家鄉貴坪村)。五代至北宋大臣、文學家。著有《北夢瑣言》《荊臺集》《橘齋集》等,僅有《北夢瑣言》傳世。詞存八十四首,風格與花間詞的浮艷、綺靡有所不同。
5、韋莊
字端己。京兆郡杜陵縣(今陜西西安)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韋莊工詩,其律詩圓穩整贍、音調瀏亮,絕句情致深婉、包蘊豐厚花間派詞人;其詞善用白描手法,詞風清麗。
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並稱“溫韋”。所著長詩《秦婦吟》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並稱“樂府三絕”。有《浣花集》十卷,後人又輯《浣花詞》。另有《菩薩蠻》五首為宋詞奠基之作。《全唐詩》錄其詩三百壹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