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壹首七言絕句。
原詩:
《江南春》唐·杜牧。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
註釋:
鶯啼:即鶯啼燕語。
郭:外城。此處指城鎮。
酒旗:壹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
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築。
煙雨:細雨蒙蒙,如煙如霧。
詩歌介紹:
此詩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臺景色,把江南風光寫得神奇迷離,別有壹番情趣,同時滲透出詩人對歷史興亡盛衰的感慨和對晚唐國運的隱憂。全詩以輕快的文字,極具概括性的語言描繪了壹幅生動形象、豐富多彩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意境深邃幽美,情思含蓄深蘊,千百年來素負盛譽。
古詩賞析: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短短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壹開頭,就像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裏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壹壹在望。
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蕩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從前兩句看,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只是因為千裏範圍內,各處陰晴不同。
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點是山重水復,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裏於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