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碡的讀音是lù zhou。碌碡釋義:農具,用石頭做成,圓柱形,用來軋谷物,平場地。也作磟碡。也叫石滾。
1、農具
碌碡是壹種農具,通常由石頭制成,呈圓柱形。它被用來軋谷物,使其脫粒,也可以用來平場地,使土地更加平坦。碌碡在農業生產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農民們不可或缺的工具之壹。
2、磟碡
碌碡也被稱為磟碡,這是它的另壹種稱呼。這種稱呼可能源於碌碡的材質和形狀,因為它們通常是由石頭制成的,並且呈圓柱形。
3、石滾
碌碡也被稱為石滾,這是它的另壹種稱呼。這種稱呼可能源於碌碡的形狀和用途。碌碡通常呈圓柱形,這與石滾的形狀相似。此外,碌碡被用來軋谷物和平場地,這與石滾的用途相似。
碌碡的起源與演變
1、碌碡的起源
碌碡是中國古代的壹種農具,用於碾場、壓實土壤或破碎農作物。碌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春秋時期,當時碌碡的形狀和用途已經比較明確。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碌碡也逐漸演變,成為古代中國農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2、碌碡的演變
隨著時代的發展,碌碡的形狀和用途也不斷演變。在漢代以後,碌碡逐漸演變出了木制或鐵制的碌碡,可以更好地適應不同土壤和農作物的需要。同時,碌碡的尺寸也逐漸增大,碾場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到了唐代以後,碌碡的形狀和結構已經基本定型,並壹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