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男人最寵愛的女人,都帶有哪種屬性?

男人最寵愛的女人,都帶有哪種屬性?

她是亂世孤女。

雖出身卑微,但重情重義,既天姿國色,又有膽有識。

她以壹已之軀,改寫了歷史,被清末民初的歷史學家蔡東藩稱為“粉紅英雄”。

關於她的真名,世人眾說紛紜,但最為後世熟悉的名字是貂蟬。

年少時讀《三國演義》,總被貂蟬的美貌吸引,為她的命運感嘆。

多年後,重溫《三國演義》,才發現,貂蟬是壹個比呂後還幸運百倍的女人。

初相識

東漢末年,烽煙四起。

曹操行刺董卓失敗,倉皇而逃。

王允也參與了行刺,整日擔心董卓問罪。

父憂子難安,貂蟬作為王允的義女,壹樣憂心忡忡。

這天,呂布奉命前來司徒府搜捕曹操。

帷幕之下,貂蟬看向呂布,目光相迎,不卑不亢。

十六歲的貂蟬嬌嫩如海棠花,呂布看得移不開眼。

貂蟬沈著應對,幾番言語,總算讓呂布相信王允的“忠心”。

貂蟬放下心來,算是逃過壹劫。

可壹波未平,壹波又起。

袁紹率大軍討伐董卓,董卓兵敗,決定帶著天子和文武百官遷都長安。

貂蟬作為王允家眷,自然也隨行其中。

途中,董卓吩咐呂布小心護駕。可呂布的目光,卻始終不離載著貂蟬的馬車。

他特地來到馬車面前,溫柔地說:“小姐無憂,呂布在此。”

壹句話,讓貂蟬莫名心安。

混亂中,貂蟬的馬車受了刺激,瘋狂前奔。

呂布見狀便立即追了過去,生死壹刻,貂蟬被呂布救下。

自此之後,呂布有事沒事便往司徒府送米面綢緞。

王允得知,心生壹計,懇請貂蟬為大漢為天下答應自己的請求。

貂蟬哪裏懂什麽天下,但只要是義父所求,貂蟬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義父要妳喜歡上呂布,可以嗎?”

貂蟬瞬間羞紅了臉,低頭說:“我怕配不上將軍。”

閉月羞花如貂蟬,在所愛之人面前,也是自卑的。

王允聽出貂蟬的言外之意,十分高興。

第二天請來呂布,作勢要將貂蟬嫁給呂布,呂布大喜過望,連聲叫“嶽父大人”。

呂布目光熾熾,貂蟬羞羞答答,這算是“救命之恩,以身相許”了吧。

艱難的決擇

如果壹切止於此,也是壹段“美女配英雄”的千古佳話。

可惜,壹切如鏡中花,水中月,破滅來得太快。

王允告訴貂蟬,嫁給呂布不過是計謀的第壹步,要除董卓,須用連環美人計。

他希望貂蟬能獻身於董卓,以此離間董卓和呂布。

貂蟬不可置信地看向王允:“義父要我獻身於那禽獸?”

兇狠殘暴的董卓,時年57歲,是個滿肚肥腸的好色之徒。

王允無奈地說:“若欲除掉董卓,必先獻身於董卓啊!”

貂蟬不肯答應,質問道:“義父此舉與禽獸何異?”

可王允不死心,水米不進,要以死相逼。

貂蟬不懂家國天下,她只想平安度日。

可亂世之中,誰又能真的置身事外?

她不也因十常侍之亂,飽受戰亂之苦嗎?若非義父收留,自己說不定早餓死了。

多年來,義父待她如親生女兒般,愛護有加。義父的大恩,她怎麽能不報?

但她又怎麽能放下呂布?

壹邊是恩情大義,壹邊是心尖的愛情;

壹邊是暴虐嗜殺的57歲的老色鬼,壹邊是氣宇軒昂的心上人,貂蟬實在不想答應義父。

可王允太了解貂蟬了,他知道她重情重義,絕不會眼看著自己斷送性命。

終於,王允斷食第9天將死之際,貂蟬答應了。

這火坑,我跳了。

尊貴如公主,都有去塞外和親的壹天,何況自己。她這樣安慰自己。

取大義,舍小愛。貂蟬親手斬斷了自己的愛情,做了愛情的叛徒。

呂布戲貂蟬

或許是怕貂蟬反悔,第二天壹上朝,王允就迫不及待地邀請董卓,來府中飲酒賞梅。

宴席上,貂蟬獻舞,百媚千嬌,董卓看得心癢癢,當場便想將她接走。

董卓以為天子做媒為由,將貂蟬騙來,藏於郿塢,做自己的寵妾。

開弓沒有回頭箭,貂蟬只想盡快完成義父的重托。

而完成重托唯壹的辦法,就是利用呂布對自己的愛。

萬般無奈之下,她終於邁出了那壹步——約呂布在鳳儀亭相見。

呂布欣喜若狂,如約前來。

鳳儀亭中,她梨花帶雨地伏在呂布肩頭,訴說連日來的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不由己。

明明是自己心愛的未婚妻,卻被董卓生生搶走,呂布哪裏咽得下這口氣?

呂布緊緊抱著貂蟬,這壹幕正好被董卓看到。

董卓氣呂布,卻沒有為難貂蟬,只是說想把她賜給呂布。

貂蟬當然不能答應,她壹口咬定呂布調戲自己,要她跟呂布,她寧願死。

貂蟬是勇敢的,不惜以死來完成義父的心願;也是痛苦的,不得不欺騙誣蔑心愛之人。

幸好董卓還貪戀著她的美色,這件事不了了之。

可自此,董卓和呂布之間的嫌隙越來越大。

終於,呂布決定和王允聯手。

公元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北掖門外,呂布持方天畫戟沖出,怒殺董卓。

董卓死了,呂布不仁不義的名聲也落實了。

曾經的“馬中赤免,人中呂布”,淪落為人人唾棄的“三姓家奴”。

貂蟬在等呂布的怒火和質問,呂布只是笑著說帶她回家。

他娶了她,不是妾,不是奴,是妻。

以我之姓,冠妳之名。

貂蟬六分欣喜,三分愧疚,還有壹分慶幸。

朝廷這邊,王允被封為太師,呂布為大將軍,兩人***掌朝政,無限風光。

看著兩人的笑容,貂蟬想,壹切都是值得的。

生死相隨

可亂世之中,幸福這個詞從來很遙遠。

董卓死後,呂布過得並不舒心。

董卓余黨投降不成,便率軍攻破長安,王允被處死,呂布僥幸逃了出來。

狼狽的呂布帶著傷心的貂蟬到處投奔,可要麽被拒絕,要麽不被信任。

背信棄義,反復無常已經成為他抹不去的標簽。

即使如此,對於貂蟬,他是始終不肯虧待的。

當劉備問貂蟬是誰時,呂布坦然答道:“這是妳嫂子。”

四處投奔的日子雖然苦,但也是貂蟬最為愜意自由的時光。

放下重擔,她壹身輕盈。有呂布在身邊,她就覺得心安。

雖然偶爾呂布脾氣急躁,但她的話,他總是肯聽的。

可惜前因已種,後果便不遠了。

呂布是性情中人,勇武有余,權謀不足,亂世之中失敗是遲早的事。

公元198年,曹操水淹下邳,生擒呂布。

呂布被絞死前,貂蟬匆匆趕來。不為送別,而是為了赴壹場生死之約。

就像他們新婚之夜說的那樣:“生死相隨,永不分離。”

可曹操不肯,強行令人將貂蟬拉開。呂布看到貂蟬被拉開,安心地閉上了眼睛。

貂蟬傷心不已,但如果自己活著是呂布的心願,貂蟬願意活著。

可曹操不放過她,在壹個夜裏,曹操約見貂蟬,意圖再明顯不過。

依附曹操,依附強者,無可厚非,可她不願意。

從前董卓的事,她沒的選,那這壹次,她想遵從自己的內心。

沒有呂布的人間,貂蟬不留戀。

貂蟬痛罵曹操老辣、奸險、無義,怎比得上呂布真誠、善良,多情。

然後毅然自盡,追隨呂布而去。

壹切塵埃落定。

在那個男權至上,女子不過是玩物的年代,壹個女子被壹個男人如此珍視,是多麽幸運的事。

這壹世雖短,但值了。

真情永恒

亂世之中,女子如水飄零。從來此身不由我,任憑流水自西東。

越是絕色,越是如此。可能是男人的消遣,也可能是政治上的犧牲品,總之很少被人珍惜。

男人眼中有未競的大業,有秀麗的江山,有如狼的野心。

他們愛美人更愛江山。

自古深情難覓。

貂蟬和呂布把最璀璨的深情留在彼此的生命裏,即使千年之後,仍熠熠生輝。

被愛的人不會冷,因為愛人的懷抱,是這世間最溫暖的地方。

完美的愛情是壹場天時地利的人和,是可遇而不可求。

但,歲月長,衣裳薄。

真實的愛情也許只需要兩個人相互依偎著取暖,齊心對抗寒夜,迎向暖陽。

亂世也好,治世也罷,情真才是永恒。

就像壹首歌裏唱的那樣:

我們擁抱著就能取暖,我們依偎著就能生存,即使在冰天雪地的人間,遺失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