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東周 西周 北周 武周 後周,這些王朝的開國皇帝分別是誰?

東周 西周 北周 武周 後周,這些王朝的開國皇帝分別是誰?

東周(姬宜臼)、西周(姬發)、北周(宇文覺)、武周(武則天)、後周(郭威)。

1、姬宜臼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20年),姬姓,名宜臼(壹作宜咎),周幽王姬宮湦之子,母王後申後(申國國君申侯之女),東周第壹任君主,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在位。

西周末年,周幽王無道,於後宮得褒姒以後,生子伯服。不久,竟廢申後及姬宜臼,以褒姒為後,以伯服為太子。

於是姬宜臼逃奔申國,申侯聯合繒國和犬戎進攻周幽王,周幽王與鄭桓公均被犬戎所殺。隨後,申、魯、許等諸侯國擁立姬宜臼繼位。

姬宜臼為避犬戎之難,於公元前770年遷都洛邑,是為周平王,史稱東周。周平王在內外交困中度過五十年,於公元前720年去世。

2、姬發

周武王姬發(前1087年―前1043年),姬姓,名發(西周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周文王姬昌與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陜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在位19年。?

約前1050年文王崩逝,姬發繼位,號為武王,沿用“受命”年號。武王繼位後,繼承父誌,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國家,周國日益強盛。

受命十壹年(約前1046年),武王聯合庸、蜀、羌、髳盧、彭、濮等部族,進攻商紂行在朝歌,討伐暴君紂王統治下的商朝,是為牧野之戰。殷商大敗,紂王自焚於鹿臺,殷商滅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陜西西安西南)。

武王克殷三年後(約前1043年),周武王駕崩,時年四十五歲(壹作五十四歲),葬於周陵,為後世尊崇為古代明君。

3、宇文覺

宇文覺(542年―557年),即北周孝閔帝(557年在位),字陀羅尼,代郡武川(今屬內蒙古)人,周文帝宇文泰第三子,母為元皇後(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馮翊公主),南北朝時期北周第壹位君主(當時稱天王),但實際上是權臣宇文護擁立的傀儡。

宇文覺七歲(壹說九歲)時,被封為略陽郡公。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三月,拓跋廓命宇文覺為安定公世子;四月,拜為大司馬。十月,宇文泰過世,由宇文覺繼承太師、安定公等官爵。十二月,拓跋廓又下詔以岐陽之地封宇文覺為周公。

周孝閔帝元年(557年),拓跋廓派濟北公元迪將皇帝的玉璽和綬帶送給宇文覺,二月十五日,在其堂兄宇文護的扶持下,宇文覺正式即位稱天王,國號大周,史稱北周。

宇文覺稱帝後為了親自執政,與大冢宰宇文護發生沖突。宇文護於是與尉遲綱合謀廢立之事,先設計誅殺乙弗鳳,並使宇文覺身邊沒有侍衛;接著派賀蘭祥逼迫宇文覺遜位,將他貶為略陽公並幽禁。

不久宇文覺被宇文護殺害,年僅十六歲。天和七年(572年),周武帝宇文邕誅殺宇文護,派遣蜀國公尉遲迥在南郊上謚宇文覺為孝閔皇帝,稱其陵墓為靜陵。

4、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壹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壹(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後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封昭儀,後為皇後,尊號“天後”,與高宗並稱“二聖”。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後,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所以使得賢才輩出。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復唐朝後,為其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

同年十壹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其後累謚為“則天順聖皇後”。

5、郭威

後周太祖郭威(904-954年),字文仲,邢州堯山(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後周王朝建立者(951—954年在位)。

身材魁梧,勇力過人。出仕後漢,累有大功,拜鄴都留守、樞密使。後漢隱帝劉承祐厭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鄴都處死郭威。

乾祐三年(950年)冬,郭威發動兵變,向南攻破開封,推翻後漢。次年,郭威建立後周,年號廣順。在位期間,崇尚節儉、虛心納諫、改革弊政,促進北方地區的政治經濟形勢趨向好轉。

顯德元年(954年),因病駕崩,時年五十壹,謚號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廟號太祖,葬於嵩陵。遺詔令養子柴榮即位。

百度百科——姬發

百度百科——姬宜臼

百度百科——武則天

百度百科——宇文覺

百度百科——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