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觀經濟決定政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政治體制改革是維護改革開放經濟果實的迫切要求,如果處理不好,所有的改革,包括經濟改革的成果都將毀於壹旦。現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每前進壹步,都深深感到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體制,就不
1/3
能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經濟體制改革繼續前進、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阻礙四個現代化的實現。
馬克思主義觀政治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 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推進,激發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創造性、積極性和主動性,擴大了社會主義民主,健全了社會主義法制,有力地促進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政治體制改革結合起來,不斷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為經濟體改革提供政治制度保障和法律保證,促進經濟蛋糕不斷做大做強。
從壹定程度上說: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互為動力,經濟於政治之間存在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關系,在這壹基礎性關系內所進行的經濟體制與政治體制改革也是壹個互為動力的關系。不搞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很難貫徹,經濟體制改革每進步壹小步都需要政治體制改革在政治上層建築領域裏各種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障礙,為經濟改革進壹步深入開辟道路。
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就像壹個人壹樣,要經常檢視和反省自己做得怎麽樣,還有哪些不足、哪些缺點需要改進,有哪些教訓需要吸取,使自己更有發展活。不斷深化的政治體制改革,賦予社會主義制度新的生機活力,進壹步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既能廣泛發揚民主,又能實現高度集中;既能切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又能最大限度地集中社會資源、提高國家效率,促進經濟發展。
2/3
壹雙鞋子,合腳的才是舒適的;壹副眼鏡,合適的才是清晰的。中國特色社會民主政治,是我們中國人“上下求索”的智慧結晶。不要羨慕別國政治發展道路的“色彩華麗”,不為他人標榜的政治體制的花樣所惑。我們需要的是這片土地收獲累累的果實。這果實,就是富強、民主、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就是民族復興。改革我們的政治體制,堅守我們基本的原則,沿著希望的方向壹步壹個腳印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