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的情報組織。
它是壹個獨立機構。不受政黨控制,也脫離議會的監督,某種程度上講克格勃本身就具有意識形態。
俄羅斯的情報人員可以說是擁有悠久的歷史,當然比中國的錦衣衛和東廠還差得很遠,最早是在16世紀出現的沙皇禁衛軍,他們的職責就是偵查並掃除叛徒。
克格勃什麽意思
克格勃簡稱КГБ,克格勃是此三個俄文字母的音譯,即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間蘇聯的情報機構。前身為捷爾任斯基創立的“契卡”。克格勃是蘇聯的反間諜機構,以實力和高明而著稱於世。
甜蜜蜜電視劇中臺詞克格勃指什麽意思
克格勃是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簡稱,是壹個情報機構,通俗地講,也就是特務。由於該機構舉世聞名,克格勃成了從事特工、甚至打聽別人隱私之人代號
俄羅斯中的“克格勃”指的是什麽?
克格勃,俄語全稱拉丁字母轉寫作KomitetGosudarstvennoyBezopasnosti,意為“國家安全委員會”,是蘇聯的間諜情報機關。蘇聯的間諜情報機構曾與美國並駕齊驅,以實力和高明而著稱於世,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美國。自蘇聯劇變以後,俄羅斯繼承其衣缽,但其力量大為削弱。經過調整以後,又以新的面孔出現,重新活躍。克格勃建立於1954年。該機構可追溯到1917年12月布爾什維克政府剛建立時成立的“契卡”,捷爾任斯基是第壹任首腦。契卡將總部設在彼得格勒戈羅霍瓦亞大街2號。1918年蘇俄政府遷都莫斯科,契卡總部也在1920年遷到莫斯科克裏姆林宮附的的盧比揚卡廣場11號。克格勃主要機構有:對外諜報局、國內反間諜局、軍隊管理局、邊防軍管理局、總務局、克格勃駐外站組等。克格勃系統工作人員曾壹度達到50多萬名,總部機關有1萬人,間諜、反間諜和技術保障等部門有20萬人,邊防軍30萬人,此外,在全國有150萬線人,在國外有25萬諜報人員,年預算為100億美元。克格勃壹直是蘇聯對外情報工作、反間諜工作、國內安全工作和邊境保衛等工作的主要負責部門,是壹個淩駕於黨政軍各部門之上的“超級部”,是壹個超然的機構,它只對中央政治局負責。英國情報機關稱克格勃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報的間諜機構”。克格勃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是安德羅波夫和貝利亞,安德羅波夫最後擔任了蘇聯的最高領導人,而貝利亞在權力鬥爭中失敗,被赫魯曉夫以叛國的罪名處死。
采納哦
有關蘇聯克格勃是什麽意思?另外圖片所說的烏鴉的燕子又是什麽暗語?
克格勃,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КГБ,。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間蘇聯的情報機構。
烏鴉和燕子是經過訓練專門用來色誘目標的男女間諜
克格勃是啥意思?
克格勃
克格勃,即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間蘇聯的情報機構。前身為捷爾任斯基創立的“契卡,在1918年改名為:All-RussianExtraordinaryCommissiontoCombatCounter-Revolution,ProfiteeringandPowerAbuse.)”。克格勃的職權領域大致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反間諜部門相當。在1930年代,由亞戈達和葉若夫領導的內務人民委員部成為“大清洗”的工具。冷戰期間,“克格勃”的職能過大,涉及國內所有領域,淩駕於蘇聯黨和政府之上,在國際上也成為紅色恐怖的代名詞。
克格勃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是安德羅波夫和貝利亞,安德羅波夫最後擔任了蘇聯的最高領導人,而貝利亞在權力鬥爭中失敗,被赫魯曉夫以叛國的罪名處死。
1克格勃名稱變更史
1917年12月全俄肅反委員會)
1922年2月國家政治保衛局
1923年7月國家政治保衛總局
1934年7月國家安全總局
1941年2月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
1941年7月國家安全總局
1943年4月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
1946年3月國家安全部
1947年1O月
至
1951年11月國家安全部
1953年3月內務部
1954年3月國家安全委員會
2克格勃歷任領導
費利克斯·埃德蒙多維奇·捷爾任斯基1917-1926
FeliksEdmundovichDzerzhinski
維亞切斯拉夫·魯道福維奇·緬任斯基1926-1934
亨裏希·格裏戈裏耶維奇·亞戈達1934-1936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葉若夫1936-1938
拉夫連季·帕夫洛維奇·貝利亞1938-1941
弗謝沃洛德·尼古拉耶維奇·梅爾庫羅夫1941
拉夫連季·帕夫洛維奇·貝利亞1941-1943
弗謝沃洛德·尼古拉耶維奇·梅爾庫羅夫1943-1946
維克托·謝苗諾維奇·阿巴庫莫夫1946-1951
謝爾蓋·伊萬諾維奇·奧戈利佐夫1951
謝苗·傑尼索維奇·伊格納季耶夫1951-1953
拉夫連季·帕夫洛維奇·貝利亞1953
謝爾蓋·尼基福羅維奇·科魯格洛夫1953-1954
伊萬·亞歷山德羅維奇·謝羅夫1954-1958
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謝列平1958-1961
弗拉基米爾·葉菲莫維奇·謝米恰斯內1961—1967
尤裏佛拉基米羅維奇·安德羅波夫1967-1982
維塔利·瓦西裏耶維奇·費多爾丘克1982
維克托·米哈伊洛維奇·切布裏科夫1982-1988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克留奇科夫1988-1991
3克格勃第壹總局歷任領導
米哈伊爾·阿布拉莫維奇·特裏利瑟爾1921-1929
阿爾圖爾·赫裏斯季安諾維奇·阿爾圖佐夫1929—1934
阿布拉姆·阿羅諾維奇·斯盧茨基1934-1938
米哈伊爾·施皮格爾格拉斯1938
弗拉基米爾·格奧爾吉耶維奇·傑卡諾佐夫1938-1940
帕維爾·米哈伊洛維奇·菲京1940-1946
彼得·瓦西裏耶維奇·費多托夫1946-1949
謝爾蓋·羅曼諾維奇·薩夫琴科1949-1953
瓦西裏·斯捷潘諾維奇·裏亞斯諾伊1953
亞裏山大·謝苗諾維奇·帕紐什金1953-1956
亞裏山大·米哈伊洛維奇·薩哈羅夫斯基1956-1971
費奧多爾康斯坦丁諾維奇·莫爾京1971-1974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克留奇科夫1974—1988
列昂尼德·弗拉基米羅維奇·舍巴爾申1988
‘克格勃全史作者:克裏斯托弗·安德魯奧列格·戈爾季耶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