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畏懼那些貌似“山頭” 的 “石頭”,即使那些確實是“山頭”,只要擁有信心和決心,也能移除那些“山頭”。
在二戰前,英國和法國畏懼正在逐漸強大的德國,縱容其肆意擴張,還與其簽定了侵害他國利益的《慕尼黑協定》,使德國更加猖獗最終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很快淪陷,英國首相也在群眾的壹片聲討中灰溜溜下臺了。此時的德國已經羽翼豐滿,完全占領了整個西歐。新任首相邱吉爾上臺後,向公眾發表演說,顯示了永不投降的決心。同時,逃往英國的法國將軍戴高樂也在法國掀起了“自由法國運動”。經過多年激戰,英法人民終於戰勝了號稱“天下無敵”的德國。如果二戰前英法不是采取妥協,將“石頭”認為是“山頭”,而是采取強硬的態度對待德國,將德國這個“山頭”堅定不移地像對待“石頭”那樣移去,可能不會造成慘敗。而如果在法國被占領後,英國畏懼已達到鼎盛的德國而投降,那恐怕也沒有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了。所以,我們不能被困難嚇倒,即使是那些所謂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要有決心,也沒有辦不到的。
只有不畏懼那些“山頭”的人才能真正成功。材料中的主人公林肯總統的成功壹定是受到了這個故事中石頭與山頭的啟事。林肯早年就有著從政的理想,他競選州議員就失敗過多次,有人說他根本就不是壹個當政治家的材料,但他仍然執著地向理想前進,雖然從州議員到國會議員,從國會議員到總統,他都失敗過,但他最終還是成為了聯邦總統。就任後,他面對著前幾任總統都有意解決但都因顧慮太多而沒能實現的問題,毅然簽署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雖然這個過程是艱苦的,但他卻始終堅持,完成了歷史賦予他的使命,達成了廣大黑奴的心願,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出色的總統之壹。
所以我們永遠都不要畏懼生活中的“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