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高中重點文言文短篇

高中重點文言文短篇

1. 十篇文言文短篇

春夜宴桃李園序 李白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 燭夜遊,良有以也。

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 樂事。

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

開瓊筵以 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天地是萬物的旅舍,時光是百代的過客。人生飄浮無常,好似夢幻壹般,歡樂的日子能有多少呢?古人拿著蠟燭,在夜間遊樂,確實是有原因的!何況清明溫和的春天用秀美的景色來召引我們,大自然又給我們提供了壹派錦繡風光。

現在聚會在桃李芬芳的花園裏,暢談兄弟之間的樂事。諸弟聰明過人,都有謝惠連的才華。

大家吟詩歌唱,唯獨我不能和謝康樂相比而感到羞愧。靜靜地欣賞春夜的景色還未盡興,縱情的談論又轉向清雅。

擺出豪華的筵席,坐在花叢中間,酒杯頻傳,醉倒在月光之下。沒有好的詩篇,怎能抒發高雅的情懷?如有詩作不成的,按照金谷園的先例,罰酒三杯。

《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壹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沈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捕蛇者說》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禦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

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言之,貎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余將告於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蔣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徒,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壹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

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 1.陸遊築書巢 原文: 吾室之內,或棲於櫝,或陳於前,或枕籍於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疾病 *** ,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

賓客不至,妻子不覿,而風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閑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或至不得行,則輒自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邪!乃引客就觀之,客始不能入,既如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選自《渭南文集》 譯文: 我的屋子裏,有的書堆在木箱上,有的書陳列在前面,有的書放在床上,擡頭低頭,四周環顧,沒有不是書的。

我的飲食起居,生病 *** ,感到悲傷,憂愁,憤怒,感嘆,不曾不與書在壹起的。客人不來拜訪,妻子子女不相見,而刮風,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氣)變化,也不知道。

偶爾想要站起來,但雜亂的書圍繞著我,好象積著的枯樹枝,有時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於是就自己笑自己說:“這不是我說的鳥窩嗎?”於是邀請客人走近看。客人開始不能夠進入,已進屋的,也不能出來,於是(客人)也大笑著說:“確實這象鳥窩。”

董遇談“三余”勤讀 原文: 有人從學者,遇不肯教,而雲:“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從學者雲:“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余。”

或問“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

--選自《三國誌·董遇傳》 譯文: 有個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卻說:“必須在這之前先讀百遍。”意思是:“讀書壹百遍,它的意思自然顯現出來了。”

求教的人說:“苦於沒時間。”董遇說:“應當用‘三余’。”

有人問“三余”的意思,董遇說:“冬天是壹年的農余時間(可以讀書),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時間(可以讀書),下雨的日子壹年四季都有余。” 張溥與“七錄齋” 原文: (張)溥幼嗜學。

所讀書必手鈔,鈔已朗讀,過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

冬日手皸,日沃湯數次。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溥詩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對客揮毫,俄頃立就,以故名高壹時。

--選自《明史· 張溥列傳》 譯文: 張溥小的時候就很好學,所讀的書必然要手抄下來,抄完了,朗誦過了,就焚燒掉,然後又抄,像這樣六、七此才算完。右手拿筆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繭。

冬天手的皮膚都凍皺裂了,每天把手放在熱水裏浸好幾次。後來把他讀書的房間稱為“七錄”……張溥寫詩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問他索取詩文,他不起草,當。

2. 高中文言文必背的篇章

新課標高中語文必修(1-5)規定背誦篇目總集

總目錄:

新課標高中人教版必修(1)

1、《沁園春?長沙》2、《雨巷》3、《再別康橋》4、《燭之武退秦師》

5、《荊軻刺秦王》(第8段)6、《記念劉和珍君》(第2、4節)

新課標高中人教版必修(2)

1、《詩經?氓》*2、《離騷》(節選)

3、詩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歸園田居》(其壹))

4、《蘭亭集序》5、《赤壁賦》6、《遊褒禪山記》(第2、3段)

*7、《荷塘月色》(第4、5、6段)*8、《孔雀東南飛》(開頭到“千萬不復全”)

新課標高中人教版必修(3)

1、《蜀道難》2、《秋興八首》(其壹)3、《詠懷古跡》(其三)4、《登高》

*5、《琵琶行》(並序)6、《寡人之於國也》7、《勸學》8、《過秦論》(第3、4、5段)

*9、《錦瑟》*10、《馬嵬》(其二)*11、《師說》

新課標高中人教版必修(4)

1、《念奴嬌?赤壁懷古》2、《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3、《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5、《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6、《聲聲慢?尋尋覓覓》

7、《廉頗藺相如列傳》(後5段)

*8、《長亭送別?碧雲天》*9、《望海潮?東南形勝》*10、《雨霖鈴?寒蟬淒切》

新課標高中人教版必修(5)

1、《歸去來兮辭》(並序)2、《滕王閣序》(第2、3段)3、《陳情表》

*4、《逍遙遊》(誦讀)

3. 高壹重點課文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裏,我甘心做壹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壹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沈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壹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壹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沈默,沈默是今晚的康橋。

~~~~~ 《死水》 聞壹多 這是壹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妳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繡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壹層羅綺, 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

讓死水酵成壹溝綠酒,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壹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麽壹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誇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壹溝絕望的死水, 這裏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 看他造出個什麽世界。

《贊美》 穆旦 走不盡的山巒和起伏,河流和草原, 數不盡的密密的村莊,雞鳴和狗吠, 接連在原是荒涼的亞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嘯著幹燥的風, 在低壓的暗雲下唱著單調的東流的水, 在憂郁的森林裏有無數埋藏的年代。 它們靜靜地和我擁抱: 說不盡的故事是說不盡的災難,沈默的 是愛情,是在天空飛翔的鷹群, 是幹枯的眼睛期待著泉湧的熱淚, 當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遙遠的天際爬行; 我有太多的話語,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涼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騾子車,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陰雨的天氣, 我要以壹切擁抱妳,妳, 我到處看見的人民呵, 在恥辱裏生活的人民,佝僂的人民, 我要以帶血的手和妳們壹壹擁抱。

因為壹個民族已經起來。 《沁園春》 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吶喊自序》 魯迅 我在年青時候也曾經做過許多夢,後來大半忘卻了,但自己也並不以為可惜。

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己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麽意味呢,而我偏苦於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壹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 我有四年多,曾經常常,——幾乎是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藥店裏,年紀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的櫃臺正和我壹樣高,質鋪的是比我高壹倍,我從壹倍高的櫃臺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裏接了錢,再到壹樣高的櫃臺上給我久病的父親去買藥。

回家之後,又須忙別的事了,因為開方的醫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藥引也奇特:冬天的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對的,結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辦到的東西。然而我的父親終於日重壹日的亡故了。

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麽,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進K學堂去了①,仿佛是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我的母親沒有法,辦了八元的川資,說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為那時讀書應試是正路,所謂學洋務,社會上便以為是壹種走投無路的人,只得將靈魂賣給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況伊又看不見自己的兒子了。

然而我也顧不得這些事,終於到N去進了K學堂了,在這學堂裏,我才知道世上還有所謂格致,算學,地理,歷史,繪圖和體操。生理學並不教,但我們卻看到些木版的《全體新論》和《化學衛生論》之類了。

我還記得先前的醫生的議論和方藥,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壹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②,同時又很起了對於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從譯出的歷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維新是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的事實。 因為這些幼稚的知識,後來便使我的學籍列在日本壹個鄉間的醫學專門學校裏了。

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象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壹面又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學的方法,現在又有了怎樣的進步了,總之那時是用了電影,來顯示微生物的形狀的,因此有時講義的壹段落已完,而時間還沒有到,教師便映些風景或時事的畫片給學生看,以用去這多余的光陰。

其時正當日俄戰爭的時候,關於戰事的畫片自然也就比較的多了,我在這壹個講堂中,便須常常隨喜我那同學們的拍手和喝采。有壹回,我竟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壹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壹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

據解說,則綁著的是替俄國做了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眾,而圍著的便是來賞鑒這示眾的盛舉的人們。 這壹學年沒有完畢,我已經到了東京了,因為從那壹回以後,我便覺得醫學並非壹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

4. 求十篇古代短文(文言文)壹定要短小的,好背的

1、傅馬棧最難 桓公觀於廄①,問廄吏曰:"廄何事最難?"廄吏未對,管仲對曰:"夷吾②嘗為圉人③矣,傅馬棧最難:先傅曲木,曲木又求曲木;曲木已傅,直木無所施矣。

先傅直木,直木又求直木;直木已傅,曲木亦無所施矣。" (《管子·小問篇》)2、東野稷敗馬東野稷以禦見莊公,進退中繩,左右旋中規。

莊公以為文弗過也,使之鉤百而反。顏闔遇之,入見曰:"稷之馬將敗。

"公密而不應。少焉,果敗而反。

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馬力竭矣,而猶求焉,故曰敗。"(《莊子·外篇·達生》)3、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

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4、薛譚學謳 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

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列子》)5、欲食半餅喻 譬如有人,因其饑故,食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

其人誌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飽足,由此半餅,然前六餅,唐自捐棄。設知半餅能充足者,應先食之。

"(《百喻經·欲食半餅欲》)6、反裘負芻 魏文侯出遊,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

"文侯曰:"若不知其裏盡而毛無所恃耶?"劉向《新序·雜事二》7、魏文侯期獵 魏文侯①與虞人②期獵。 是日,飲酒樂,天雨。

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壹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選自《魏文侯書》)8、宋賈買璞 宋之富賈有監止子者,與人爭買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毀之,負其百金,而理其毀瑕,得千溢焉。

9、熊渠子射石 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見寢石以為伏虎,關弓射之,滅矢飲羽,下視,知石也。卻復射之,矢摧無跡。

劉向《新序·雜事四》 10、多言何益 子禽問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蝦蟆、蛙、蠅,日夜恒鳴,口幹舌檘,然而不聽。 今觀晨雞,時夜而鳴,天下振動。

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時也。" (《墨子·附錄》)。

5. 高中重點文言文

、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2、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3、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

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二、古今異義

1、至於

2、成立

3、不行

4、秀才

5、告訴

6、區區

7、辛苦

三、詞類活用

1、夙遭閔兇

2、凡在故老,猶蒙矜育

3、九歲不行

4、則劉病日篤

5、歷職郎署

6、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7、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8、臣具以表聞 / 謹拜表以聞

祭 十 二 郎 文

壹、通假字與異體字

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

②零丁孤苦,未嘗壹日相離也

③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④終葬汝於先人之兆

⑤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

⑥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⑦自今已往,吾其無意於人世矣

二、古今異義

1、莫如西歸,將成家而致汝

2、吾與汝俱少年。

3、毛血日益衰,誌氣日益微

4、少而強者不可得

5、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6、明年,丞相薨

7、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

8、幾何不從汝而死也

9、汝去年書雲

10、則待終喪而取以來

11、吾其無意於人世矣

三、詞類活用

1、圖久遠者,莫若西歸。

2、東亦客也

3、吾年四十,而視茫茫。

4、將成家而致汝。

5、強者夭而病者全。

6、汝之純明宜業其家者。

7、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8、其傳之非其真邪

9、蒼蒼者欲化而為白矣

10、毛血日益衰,誌氣日益微

愚 溪 詩 序

壹、通假字

紀於溪石上

二、古今異義

牢籠百態

三、詞類活用

1、東流入於瀟水 2、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

3、蓋上出也 4、合流屈曲而南

5、今予家是溪 6、得其尤絕者家焉

7、名之以其能 8、予得專而名焉

9、故姓是溪為冉溪 10、溪雖莫利於世

11、智而為愚者也 12、睿而為愚者也

13、邦無道則愚 14、無以利世

15、不能興雲雨

赤 壁 賦

壹、通假字

1、舉酒屬客

2、馮虛禦風

3、山川相繆

二、詞類活用

1、歌窈窕之章

2、擊空明兮溯流光

3、東望武昌

4、下江陵

5、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6、寄蜉蝣於天地

7、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8、渺滄海之壹粟

9、順流而東也

10、侶魚蝦而友麋鹿

6. 求6篇高壹課外文言文閱讀

三、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完成20—22題。

(湖州)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 *** ,吾羞,不忍為之下。”

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

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

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今兩虎***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節選自《史記》 20.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壹項是( )2分 A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 口舌:能言善變 B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去:離開 C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孰:熟悉 D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鄙賤:見識淺薄 21.翻譯句子。

3分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22. 藺相如和廉頗,妳欣賞哪壹位?結合這段文字,說說妳的看法和理由。

3分 參考答案: 20. C 21.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把國家的急務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頭啊。 22欣賞藺相如,他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計個人恩怨。

或 欣賞廉頗,他知錯能改。(壹四)李生論善學者原文王生好學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問這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這所言,吾悉能誌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雲‘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誌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心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者所應有邪?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譯文王生愛好學習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問他說:“有人說妳不善於學習,是真的嗎?”王生不高興,說:“凡是老師所講的,我都能記住它,這不也是善於學習嗎?”李生勸他說:“孔子說過‘學習,但是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學習貴在善於思考,妳只是記住老師講的知識,但不去思考,最終壹定不會有什麽成就,根據什麽說妳善於學習呢?”王生更惱恨,不理睬李生,轉身就跑。過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訴他說:“那些善於學習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選擇最好的人,跟隨他,希望聽到真理啊!我的話還沒說完,妳就變了臉色離支,幾乎要拒絕人千裏之外,哪裏是善於學習的人所應該具有的(態度)呢?學習的人最大的忌諱,沒有超過自己滿足,妳為什麽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紀大了,貽誤了歲月,即使想改過自勉,恐怕也來不及了!”王生聽完他的話,感到震驚,醒悟過來,道歉說:“我真不聰明,今天才知道妳說得對。

我把妳的話當作座右銘,用來展示明顯的警戒。”閱讀訓練1. 給下列句中加點的離註音並釋義。

①吾悉能誌之 音 義 ②李生說之曰 音 義 ③不應而還 音 義 ④迨年事蹉跎 音 義 2.與“河曲智叟亡以應”中的“亡”用法不同的壹項是( )A.王生不說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誌之 D.才美不外見3.翻譯下面的句子“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譯句: 4.選出與“李生故尋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壹項( )A.公問其故 B.廣故數言欲亡 C.故為之說 D.桓侯故使人問之5.李生認為怎樣才是“善學者”?(用原文回答)答: (壹四)1.①zhì;同“識”記 ②shuì;勸說 ③xuán;同“旋”,轉身 ④cuō tuó光陰消逝 2.D. 3.那些善於學習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選擇最好的人,跟隨他,希望聽到真理啊! 4.C 5.要點:①學貴善思 ②不恥不問,擇善而從之(二三)誡子書《諸葛亮》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淫慢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譯文君子的品德,靠靜來修身,靠儉來養德,不拋開功名利祿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誌向,不做到安靜就不能高瞻遠矚。學習必須安靜焉,才能來源於學習,不學習無法擴展才能,沒有誌向就不能在學習上有甩成就。

享樂過度就不能掛歷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和時光壹同逝去了,意誌和時間壹同消失了,象枯枝敗葉壹樣雕落,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晚年守著破房子痛惜過去,還怎能來得及呢?閱讀訓練1.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 靜以修身 ② 儉以養德 ③ 非淡泊無以明誌 ④ 非寧靜無以致遠 2. 本文作者就哪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從這幾個方面又是怎樣展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