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句:“燕山雪華大如席”。這話靠不住,詩人誇張,猶“白發三千丈”之類。據科學的報導,雪花的結成視當時當地的氣溫狀況而異,最大者直徑三至四吋。大如席,豈不壹片雪花就可以把整個人蓋住?雪,是越下得大越好,只要是不成災。雨雪霏霏,像空中撒鹽,像柳絮飛舞,緩緩然下,真是有趣,沒有人不喜歡。有人喜雨,有人苦雨,不曾聽說誰厭惡雪。
但雪虐風號之際,饑寒交迫,就許壹口氣上不來,焉有閑情逸致去細數“壹片壹片又壹片……飛入梅花都不見”?晉王子猷居山陰,夜雪初霽,月色清朗,忽然想起遠在剡的朋友戴安道,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假如沒有那壹場大雪,他固然不會發此奇興,假如他自己饘粥不繼,他也不會風雅到夜乘小船去空走壹遭。至於謝安石壹門風雅,寒雪之日與兒女吟詩,更是富貴人家事。
壹片雪花含有無數的結晶,壹粒結晶又有好多好多的面,每個面都反射著光,所以雪才顯著那樣的潔白。我年輕時候聽說從前有烹雪論茗的故事,壹時好奇,便到院裏就新降的積雪掬起表面的壹層,放在瓶裏融成水,煮沸,走七步,用小宜興壺,沏大紅袍,倒在小茶盅裏,細細品啜之,舉起喝幹了的杯子就鼻端猛嗅三兩下我壹點也不覺得兩腋生風,反而覺得舌本閑強。我再檢視那剩余的雪水,好像有用礬打的必要!空氣汙染,雪亦不能保持其清白。有壹年,我在汴洛道上行役,途中車壞,時值大雪,前不巴村後不著店,饑腸轆轆,
乃就路邊草棚買食,主人饗我以掛面,我大喜過望。但是煮面無水,主人取洗臉盆,舀路旁積雪,以混沌沌的雪水下面。雖說饑者易為食,這樣的清湯掛面也不是頂容易下咽的。從此我對於雪,覺得只可遠觀,不可褻玩。蘇武饑吞氈渴飲雪,那另當別論。
雪的可愛處在於它的廣被大地,覆蓋壹切,沒有差別。冬夜擁被而眠,覺寒氣襲人,蜷縮不敢動,淩晨張開眼皮,窗欞窗簾隙處有強光閃映大異往日,起來推窗壹看,啊!白茫茫壹片銀世界。竹枝松葉頂著壹堆堆的白雪,杈芽老樹也都鑲了銀邊。朱門與蓬戶同樣的蒙受它的沾被,雕欄玉砌與甕牖桑樞沒有差別待遇。地面上的坑穴窪溜,冰面上的枯枝斷梗,路面上的殘芻敗屑,全都罩在天公拋下的壹件鶴氅之下。雪就是這樣的大公無私,裝點了美好的事物,也遮掩了壹切的蕪穢,雖然不能遮掩太久。
雪最有益於人之處是在農事方面,我們靠天吃飯,自古以來就看上天的臉色,“天上同雲,雨雪雰雰。……既沾既足,生我百般。”俗語所說“瑞雪兆豐年”,即今冬積雪,明年將豐之謂。不必“天大雪,至於牛目”,盈尺就可成為足夠的宿澤。我自己也有過壹點類似的經驗,堂前有芍藥兩欄,書房檐下有玉簪壹畦,冬日幾場大雪掃積起來,堆在花欄花圃上面,不但可以使花根保暖,而且來春雪融成了天然的潤溉,大地回蘇的時候果然新苗怒發,長得十分茁壯,花團錦簇。我當時覺得比堆雪人更有意義。
據說有壹位梟雄吟過壹首詠雪的詩:“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出門壹啊喝,天下大壹統。”俗話說“官大好吟詩,何況壹位梟雄在夤緣際會躊躇滿誌的時候?這首詩不是沒有壹點巧思,只是趣味粗獷得可笑,這大概和出身與氣質有關。我們這位梟雄的詠雪,應該算是很出色的壹首歪詩。
14. 閱讀文章二、三段,回答問題。(6分)
(1)文章第二段寫了幾位古人與雪有關的逸事,意在表現什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段寫出了雪的什麽特點?作者借此想說明什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指出第四段畫線部分的描寫順序和修辭手法。(6分)
(1)描寫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辭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章最後引用了壹位梟雄的壹首詠雪詩,並說它“應該是很出色的壹首歪詩”,請對它的“歪”與“出色”作簡要分析。(對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請簡要分析本文是怎樣寫得趣味盎然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15分)
18. 讀下面壹段話,完成後面的問題。(4分)
壹所國家級示範高中向全校師生廣泛征集新校區各樓群的樓名,在學校舉辦的樓名征集聽證會上,壹位同學為實驗樓創意的樓名“躬行樓”博得了全體與會人員的壹致認可。
如果妳就是這位同學,請妳從兩方面為“躬行樓”寫出樓名詮釋。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下面壹則報道摘自《燕趙都市報》,請妳用兩個字數相等的短句為這則新聞擬壹個標題。(5分)
本報12月26日廊坊電 6名醉漢拳毆壹名年輕小夥子,並輪流毆打壹名中年婦女,廊坊市公安局壹名協勤挺身制止暴行卻橫遭痛打,而上百名圍觀者竟無人制止惡行,哪怕打個電話報警。
標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6分)
有這樣幾幅圖畫:
第壹幅是壹片鮮艷的紅,上沿呈鋸齒狀,不知何物。
第二幅畫上立著壹支雙目圓睜的大公雞,金黃色的喙,綠色的翅膀撲閃著,那片紅原來是它的冠。
第三幅畫上原來這只公雞站在壹堆木頭上,兩個小男孩趴在窗臺上緊緊盯著它,躍躍欲試。
第四幅畫顯示這是壹個農家的院子,院子裏有5只羊、3只雞,壹只小白狗在追著雞子滿院子跑,院子的小主人即那兩個小男孩,壹心壹意要逮住那只雞。
第五幅畫:鏡頭拉遠,原來上述這些都是玩具做的,壹個紮著馬尾巴辮子的小女孩在認真地擺弄著它們。
第六幅畫:壹個老人,花白的頭發,在看電視。仔細看,上面所有的畫面竟然是電視裏的壹個鏡頭。
(1)請發揮妳的想象,下壹幅畫面會是什麽?(表述不超過40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完全部畫面,妳有什麽感悟,請用壹句話表述,不超過30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答案
壹. (l2分,每小題3分)
1. D(A. 稱秤 功工 B. 談壹彈 D. 頃傾 知壹執 劍壹箭)
2. D(A. 信手拈來:隨手拿來。多形容寫文章時詞匯或材料豐富,不費思索,就能寫出來。
B. “集腋成裘””感情色彩錯。C. 緊鑼密鼓:比喻正式或公開活動前緊張的輿論準備。
D. 壹把鑰匙開壹把鎖比喻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對策。)
3. B(A項“要求人員具有……才能勝任”句式雜糅。C項人稱代詞指代不明。D項“經歷…目光…考量”搭配不當)
4. B(所選語句照應“喜歡”壹詞)
二. (9分,每小題3分)
5. A(B項絕對武斷,由第三自然段第壹句“這些研究似乎表明”和最後壹段“我們的研究將說明,環境不潔與社會行為可能存在因果關系”可知;C項答非所問,該項內容不屬於
“麥克白效應”試驗的內容;D項無中生有。)
6. C(C項錯在“認為”,這些人並沒有如此清醒的認識。)
7. B(B項強加因果,沒有分發紙巾的受試者因為道德上的汙點造成了對身體清潔的渴
望,所以更願意幫助他人以“洗”凈自己。)
三. (9分,每小題3分)
8. B(B兩個都是語氣詞 A若①如果 ②代詞,妳的 C且①暫且 ②將要
D辭①辭別 ②辭謝)
9. D(②是宰妻為宰出的主意④寫的是奴仆)
10. B(沒有真誠)
四. (23分)
11. (1)有個盜賊戴著刑具(受審),案件尚末判定。(“系械”“獄”“具”各1分***3分)
(2)我不是賊,但也不是壹般人。(某,顧,判斷句,各1分,***3分)
(3)縣令便留(恩人)在廳中,和(他)對床而眠,高興融洽地過了十幾天,那個縣令也不回家。(因,省略句,其,宰各1分***4分)
12. (1)“獨”字突出了罷官後的孤獨、 寂寞(“獨”2分,心情2分。***4分)
(2)詩人借放浪山水,婉曲地表達了他深感英雄無用武之地,壯誌難酬的悲憤心情。(4分)
13. (1)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猿猱欲度愁攀援 百步九折索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2)湖月照我影 明月松間照 楊柳岸曉風殘月 波心蕩
冷月無聲 淮水東邊舊時月(每空1分,***5分,有錯則該空不得分)
五. (22分)
14. (1)賞雪,須肚中不餓(或:賞雪須“衣食無憂”、“生活優裕”)。(3分)
(2)雪的顏色潔白,其實並不幹凈;說明雪只可遠觀,不可褻玩。(意思對即可)(3分)
15. 順序是由高到低;修辭手法有比喻、排比、借代等。(各3分,***6分)
16. 該詩“歪”在“俗而不雅”;“出色”在於通過狗身上的變化突顯了雪的特點,極具典型性。(每條2分,***4分)
17. 從雪出發,進行了豐富的聯想與想像;運用典故,引用詩文,使文章飽含深厚的文化底蘊;對雪進行了生動的描寫;運用了多種多樣的修辭手法。(每點2分,答對3點即給
滿分6分)
以上回答妳滿意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