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黃帝陵的簡介

黃帝陵的簡介

黃帝陵古稱“橋陵”,是歷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的場所。歷史上最早舉行黃帝祭祀始於秦靈公三年(前422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畤,專祭黃帝”。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親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來,橋山壹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之地,保存著漢代至今的各類文物。

中華民族祭祀黃帝陵廟的活動,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開始了。從孔子,孟子的文章中和他們與學生對話語錄中,已經得到證實。據《呂氏春秋·安葬篇》、《七國考》、《山海經》這些古史書籍記載:“墓設陵園”在秦代開始形成壹種制度。

黃帝陵園最早建於秦代。秦統壹六國後,又規定天子的墳墓壹律稱作“陵”,壹般庶民墳都稱作“墓”。漢代又規定天子陵旁必設“廟”。

劉邦建立大漢後,漢朝初期就在橋山西麓建起“軒轅廟”。唐代宗大歷五年至大歷七年,對軒轅廟進行了歷時二年重修擴建,並栽植柏樹壹千壹百四十株。

擴展資料:

特色景點

1、黃帝陵龍馭閣

位於黃帝陵後的高臺上,高18米,象征黃帝“馭龍升天”,也是遊客登高遠眺,觀看橋山全貌及周圍古城與山川形勢的最佳地點。

2、誠心亭

該亭面闊五間,進深壹間,面積約85平方米。歇山頂上,灰布板瓦與筒瓦緊緊相扣,前檐施勾頭滴水,四邊無墻,欄額下為花格裝飾,旋子彩繪。

亭前東南側有壹磚砌壁,上書簡介:“歷代帝王將相、墨客騷人,現代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同胞華僑、外籍華裔,謁拜黃帝時,先要在誠心亭整衣冠,備禮品,平靜心情,消除雜念,然後緩步進殿,頂禮膜拜”。

3、漢武仙臺神

行到盡頭,便步入漢武仙臺神了。陵園四周,順依山勢,修有綿亙不絕的青磚圍墻,高1.6米,塗以紅色,象征至尊至偉。墻頭為紅椽綠瓦,古色古香。整個陵園,南北約210米,東西約72米。陵園門有兩個,分立漢武仙臺東西兩側。

從東門進入陵園,走不了幾步,左側便是壹座24米高的夯築高臺,臺旁立壹石碑,上書“漢武仙臺”四字,為明代嘉靖七年閏七月所立,落款為“池南唐琦書”。此臺始建於元封元年。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黃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