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礬為硫酸鹽類礦物膽礬的晶體,或為人工制成的含水硫酸銅,可於銅礦中挖得,選擇藍色透明的結晶即得。人工制造者可用硫酸作用於銅片或氧化銅而制得,膽礬易風化,應密閉貯藏。
化學式;通常為五水合硫酸銅(CuSO4·5H2O),膽礬是天然的含水硫酸銅,為了與“無水硫酸銅”區別,通常讀作“五水合硫酸銅”,相對分子質量為250,是分布很廣的壹種硫酸鹽礦物。它是銅的硫化物被氧分解後形成的次生礦物。
天然或人工制造的含水硫酸銅結晶體,形狀為不規則的塊狀結晶體,大小不壹深藍色或淡藍色,半透明,置露於幹燥空氣中緩緩風化。加熱燒之,即失去結晶水變成白色,遇水則又變藍。質脆,易碎,能溶於水,無臭,味苦、澀,性味酸,寒,有毒。
擴展資料
膽礬具有藥理作用,能湧吐,解毒,去腐之功效。常用於中風,癲癇,喉痹,喉風,痰涎壅塞,牙疳,口瘡,爛弦風眼,痔瘡,腫毒。膽礬中主要成分為硫酸銅,誤服、超量均可引起中毒,硫酸銅能刺激傳人神經的沖動經迷走及交感神經傳導至延髓的嘔吐中樞。
膽礬中毒後立即口服含豐富蛋白質的食品,如蛋清,牛奶,豆漿等,形成蛋白銅鹽而沈澱,阻止胃腸道吸收,保護胃粘膜,而後用l%亞鐵氰化鉀洗胃解毒。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五水硫酸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