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王充是什麽朝代的人 有什麽作品

王充是什麽朝代的人 有什麽作品

王充,字仲任,漢族,東漢思想家。王充年少時就失去了父親,鄉裏人都稱贊他對母親很孝順。後來到京城,進太學學習,拜班彪為師。

王充簡介

王充(公元27年—約公元97年),字仲任,漢族,會稽上虞(今浙江紹興上虞)人。東漢思想家。王充年少時就失去了父親,鄉裏人都稱贊他對母親很孝順。後來到京城,進太學學習,拜班彪為師。

但是王充是個極富爭議的人物,歷來評價兩端。

王充出生平民,年青時候家裏窮買不起書,只好到書鋪去看書,壹看就是大半天,並且只看不買,久而久之讓書鋪老板很是反感。後來王充做過幾任小官,既沒有大富大貴也沒有官運亨通,如果從升官發財的角度看,王充是很失敗的。即使這樣,王充也並沒有醉心於追名逐利,而是花了三十多年寫了壹本書——《論衡》,書名的含義是書中的道理都是很公平客觀的。

《論衡》此書有八十五篇,二十多萬字,王充卻用了三十多年來完成,可見他花了多少心血,恨不得逐字推敲。《論衡》首先就否定了天的神秘性,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是自然存在,並不是由上天創造的。上天也是沒有感官意識的,祈求上天他怎麽能知道呢?

可惜的是,王充的這些思想在2000年前並不被主流認可。首先皇帝就不能認可他,皇帝是天子,上天的兒子,妳王充卻說沒有上天,那將皇帝置於何地。而那些文人士大夫階層也不能認可王充,因為《論衡》中還有對孔子、孟子的懷疑,這也是他們不能接受王充哲學思想的原因之壹。那些平民老百姓由於大多學識較低,更不可能理解王充這套“大逆不道的奇怪理論”,在他們看來王充就是壹個不孝子。

事實上,2000年來王充在社會主流思想中,壹直就是以壹個“不孝子”的形象出現,到清朝的時候人們還說王充是“不孝子”,對他不屑壹顧。直到近代中國,西方文明進入中國、科學進入中國後,壹些有遠見卓識的知識分子才意識到王充的價值,並且驚訝壹個2000年前的人竟然有這等見解。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越來越多接觸到唯物主義思想,王充才大面積被肯定,只是這個肯定來的有點晚,等了2000年!

王充的作品

王充著有《譏俗節義》、《政務》、《論衡》、《養性》等書。但只有《論衡》保存下來。近人黃暉撰《論衡校釋》30卷,是較為通行的版本,後漢三賢之壹(與王符、仲長統齊名)。

《論衡》壹書大約作成於漢章帝元和三年(86年)。現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僅存篇目,實存84篇。)。

對王充的評價

章太炎:漢得壹人焉,足以振恥。至於今,亦鮮有能逮之者也。

胡適:中國的思想若不經過這壹番破壞的批評,決不能有漢末與魏晉的大解放。王充哲學是中古思想的壹大轉機。他不但在破壞的方面打倒迷信的儒教,掃除西漢的烏煙瘴氣,替東漢以後的思想打開壹條大路;並且在建設的方面,提倡自然主義,恢復西漢初期的道家哲學,替後來魏晉的自然派哲學打下壹個偉大的新基礎。(《王充的論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