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拼音寫法為yóu rú。
釋義
如同。
《關尹子·二柱》:“蓋風雨雷電皆緣氣而生,而氣緣心生,猶如內想大火,久之覺熱。”‘’
《史記·滑稽列傳》:“動發舉事,猶如運之掌中。”
宋·黃庭堅《聽崇德君鼓琴》詩:“猶如優曇花,時壹出世間。”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詞人墨客得了此箋,猶如拱璧。”
巴金《滅亡》第八章:“我在那裏住了兩個月就完全習慣了,猶如在自己家裏壹般。”
擴展知識
拼音,是拼讀音節的過程,就是按照普通話音節的構成規律,把聲母、介母、韻母急速連續拼合並加上聲調而成為壹個音節。
漢語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華人民***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壹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中華人民***和國第壹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準公布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準ISO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
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采用漢語拼音。2008年9月,中國臺灣地區確定中文譯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為采用“漢語拼音”,涉及中文英譯的部分,都將要求采用漢語拼音,自2009年開始執行。漢語拼音是壹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
《中華人民***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壹規範,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根據這套規範寫出的符號叫做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也是國際普遍承認的漢語普通話拉丁轉寫標準。國際標準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寫道:“中華人民***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用來拼寫中文。轉寫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話讀法記錄其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