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岑文本起初在蕭銑部下做官。平定江陵後,任命他為秘書郎、直中書。擔任檢校中書省的李靖很是稱贊他的才能,提拔他擔任中書舍人,漸漸地得到皇帝的賞識。
當時顏師古對舊例非常熟悉,擅長起草文書,當時沒有比得上的,希望重新被起用。唐太宗說:“我自己選拔壹個人,妳就不再擔任原職了。”於是讓岑文本擔任中書侍郎,專門參與樞密使的工作。
後來升任中書令,回到家裏臉上卻有憂慮的表情。他的母親感到奇怪並問他,岑文本回答說:“我沒有功勛也跟皇上沒有舊交,獲得太大的寵幸,職位高責任重,這是古人所忌的,這是我感到憂慮的原因啊。”
有來向他慶賀的人,他就說:“今天,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賀。”江東之戰,幾乎所有輜重運輸的籌劃,全部都委托岑文本來主持,導致他勞累過度,精力耗盡。唐太宗憂慮地說:“岑文本和我壹同出征,恐怕不能和我壹同回去了。”不久,岑文本就病死了。
原文
岑文本初仕蕭銑。江陵平,授秘書郎,直中書。校省李靖驟稱其才,擢拜中書舍人,漸蒙恩遇。
時顏師古諳練故事,長於文誥,時無逮,冀復用之。太宗曰:“我自舉壹人,公勿復也。”乃以文本為中書侍郎,專與樞密。
及遷中書令,歸家卻有憂色。其母怪而問之,文本對曰:“非勛非舊,濫登寵榮,位高責重,古人所戒,所以憂耳。”
有來賀者,輒曰:“今日也,受吊不受賀。”江東之役,幾所度支,壹以委之,神用頓竭。太宗憂之曰:“文本與我同行,恐不與我同反。”俄病卒矣。
擴展資料
《岑文本官高而憂》分段賞析
文章從三個層面表達出了岑文本的為人。
第壹層面表現處岑文本的聰穎明理,博覽經史,有才受到皇帝的重用。
第二層表現出皇帝對於岑文本的重視,委以岑文本重任,但是岑文本確擔心權力太大,遭到禍患,說明了岑文本這個人的未雨綢繆。
第三層面表達出岑文本沒有辜負皇帝的信任,殫精竭慮為皇帝做事,直至死亡,表現出了岑文本在其位謀其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