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漳浦旅遊景區的旅遊景點壹覽表

漳浦旅遊景區的旅遊景點壹覽表

漳浦威惠廟為奉祀開漳聖王陳元光及其神系的祖廟,唐高宗總章二年( 686 年),歸德將軍陳政奉旨以嶺南行軍總管率河南光州三千六百兵入閩,平定“蠻獠嘯亂”,陳政死後,陳元光代父統兵,開屯築堡,墾荒興農,鼓勵經商,興辦學校,大力推廣中原的文化和農業生產技術,經過二十年征戰,平定了閩南,為保證長治久安,於垂拱二年( 686 年)疏請在泉潮之間建立了漳州府和漳浦縣,陳光元自任剌吏,他所率領的五十八姓將士從此也定居在閩南,唐景龍二年( 708 年),陳光元戰死,開元四年,皺治遷到今漳浦縣城,同時詔立廟奉祀。後來歷代有多次加封,由於陳元光開拓漳州的卓著功績,以及他所帶來的五十八姓,後裔傳遍閩臺地區。開漳聖王也成了閩臺地區重要的民俗神崇拜。

漳浦威惠廟位於漳浦縣城西側,周邊丘陵地高低起伏,樹木繁茂,植被豐厚。廟前近處是鹿水環繞,遠初是梁山九十九峰,盡得山水之勝。廟宇自唐代始建後,歷代多次重建或擴建, 1991 年以來,臺胞又多次捐獻巨資,重建了三座大殿和兩座牌坊,其布局恢宏,規模浩大,宇棟巍峨,與景區內部分建成的或在建的景點互相輝映,已成為 324 國道線漳浦路段旁的壹道風景線。

威惠園林公園規劃面積 100 畝,規劃項目包括,廟宇配套建築,威惠園林酒店,元光公園,民俗村,觀光果園等。 抽象畫廊遊覽區位於漳浦縣六鰲半島東部的嶗岈山。其東面正臨臺灣海峽,西面越過二公裏寬的半島即為舊鎮海灣,南、北面為連綿九公裏長的黃金沙灘和茂密的防風林帶,四周環境空闊,盡得海天之勝。

嶗岈山的地質地貌為花崗巖風化海蝕景觀,特殊的地質條件使這裏的巖石在海浪風沙萬千年的作用下,在淺色的基面上形成棕紅色的紋理,通過景區四通八達的溝壑,呈現出奇異的圖形,說不清是動物世界,飛禽走獸、是神話人物,歷史故事、還是天外來客,古墓麗影、總是迎面是畫,移步即景,變幻莫測,撲朔迷離,多半宛如現代派的抽象畫作品;而裸露在山坡上的巖石,則在海浪風沙的雕琢下,形成了各種奇異的形態,有如綿羊、海龜、蜥蜴、乳燕、更多的則或似有所指而卻難以名狀,景區東側是斑駁的礁石,在浪花中若隱若現,九公裏平緩而優質的沙灘,在無邊的大海中起起伏伏。

嶗岈山以奇特的地質地貌和優美的海濱風光,被中科院等考察國家風景區的有關專家譽為“抽象畫廊”,周邊的沙灘也被認為是“真正的黃金海岸”,是“旅遊資源的精品”。具有極大的旅遊開發前景。

景區臨近省道漳雲線,距高速公路漳浦互通口僅 15 公裏,海上距廈門島僅 30 公裏。交通極為便捷。

景區規劃面積 5000 畝,景區以嶗岈山為中心,在大面積的綠化帶和大海之間展開,形成以海蝕地貌遊覽區、海濱浴遊樂區和度假村三大項目。規劃了遊艇碼頭、浴場、畫畫軒、望海亭、觀濤廊以及管理處、賓館、海味館等休閑旅遊的服務項目,形成了以海蝕地貌、觀光旅遊和濱海浴場為主題的休閑度假旅遊區。 古森林遺址位於漳浦縣赤湖鎮前湖灣的海灘上,遠古時期,這裏曾是壹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後來在距今 8000 多年前的壹場地質災難中,壹夜之間,沈入海底,覆蓋了厚厚的黃砂。直到 1999 年、壹場臺風海嘯,沖開了海岸的壹角,才露出了這個古老的故事。在前湖灣的沙灘下,蘊藏著壹片遠古的森林遺址,擠滿了海灘,僅可以辨別的就有十幾個樹種,直徑最大的達到 2 米以上,令人嘆為觀止,真正領略到宇宙洪荒,滄海桑田的含義。

於是,這片海灘迎來了無數聞訊前來尋幽探奇的遊人和各界專家,而多半人都在參觀考察之余,把目光停留在周邊的黃沙白浪之間,為這條十公裏長的黃金海岸所陶醉。

前湖灣為南北走向,北端為突出於海面的上的燈火安,南面直接將軍澳,沿著海灣是寬達壹公裏的防風林帶,組成了壹道綠色的長城,山石峻峭綠樹蕭森,遍布石棚石洞的蓮花山就矗立在防風林帶之間。前湖灣海岸呈弓形向大陸緩緩內收。沙灘寬闊平緩,砂質細勻綿軟,沙灘和海浪之間,是壹堆堆造型各異的礁石。使海岸呈現出豐富而有彈性的線條,使沙灘和海浪充滿了人性的魅力。

前湖灣古森林遺址景區是壹個多元的濱海旅遊區,可供開發的旅遊項目豐富,景區距省道漳雲線華裔 2 公裏,距高速公路趙家堡互通口僅 12 公裏,海上距廈門島僅 30 公裏。交通極為便捷。

景區規劃面積 5000 畝,以古森林遺址為中心,在大面積的綠化帶和大海之間展開,包括了燈火安以及多個島嶼礁石,規劃了古森林博物館、海洋俱樂部、遊艇碼頭、浴場、燈火安度假村以及管理處、賓館、酒吧等休閑旅遊的服務項目,形成了以古森林遺址、海濱浴場遊樂區和度假村三大項目的度假旅遊區。 下蔡灣位於漳浦縣東南部下蔡林場,舊鎮灣和浮頭灣之間,與六鰲半島隔海相望。海岸呈東北到西南走向,南面延續到古雷半島末端,形成了壹條長達二十公裏月牙形的黃金海岸。款款地摟著大海。

下蔡灣沙灘極為平坦。緩緩地延伸到二百多米的海域之中;沙質晶瑩潔白。細勻綿軟,讓每壹個遊人都留下歡樂的腳印;吹拂的海風起起落落、潮聲如歌如訴,令人聯想到那些溫馨的耳語。

海灣周圍幾十公裏內沒有任何的工業汙染源,只有濕地松和木麻黃匯成的防風林帶,為沙灘築起了壹道寬闊的綠色屏障,也為這片海灘提供了壹個個避暑納涼,林間小酌的好去處。

下蔡灣距省道漳雲線 3 公裏,距高速公路杜潯互通口僅 7 公裏,交通極為便捷,地理位置優越,海灣環境優美,沙灘品質優良,規劃面積 5000 畝,作為濱海度假,海上娛樂、濱海浴場的旅遊區,規劃建設項目包括濱海度假村,海洋俱樂部,遊船碼頭以及綜合服務區等。 漳浦縣城東南35公裏湖西鄉碩高山西北麓。南宋亡時,宋宗室起若和與黃侍臣等廣東崖山逃至漳浦,避難隱居。明萬歷年間,其第十世孫趙範在這裏建堡,以後趙範 之子趙義又加以擴建。“完璧樓”於萬歷二十八年(1601年)冬,城堡於萬歷三十二年 (1604年)夏,先後動工,歷20年方次第完成。城堡仿北宋京城汴京式樣建造。整個建 築群由兩部份組成,初建的舊樓,舊堡為主體部分。樓為三四合式四方樓,高20米,占 地484多平方米,每層16間,東48間,樓門鐫刻“完璧樓”三字,取“完璧歸趙”之意。 樓外環以石基土堡,三合土堡墻高6米,寬2米多,上有垛口。設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東門題刻“東方鉅障”,西門題“碩高居勝”,南門題“丹鼎鐘祥”,唯北門沒有題額。 天井中築壹條地道通東門外。“完璧樓”及其環衛土堡俗稱“內城”。另壹部分是趙義建的五座進府第,每座30間,***150間,俗稱“官廳”。每座第5進為2層樓,系內眷住。現仍保存完好。

官廳前面廣場有魚池水閣,池上築有精致的“汴派橋”。此外還有 進士坊、修竹花園、輯卿小院、聚佛寶塔。石刻有“墨池”、“悟石”、“讀書處”、 “雲巢”等。這是我省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堡建築群。周圍約壹公裏半,面積約半平 方公裏。我國著名古建築、文物考古專家單士元、羅哲文、鄭孝燮等來此參觀考察時, 不勝贊美,並留言“遺址豐富,建築尚存,是壹處不可多得的古城堡遺址,其布局立意, 處處猶以汴京之舊,使我們重溫宋史,更覺有勝文獻之記載。”

趙家堡是世界上唯壹的滅國王族建居的城堡,是過內距今為止稀世罕見的明朝仿宋古城堡,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開發、修復趙家堡對發掘和宏揚民族文化,保護文化遺產,改善投資環境,促進漳浦旅遊經濟發展都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 趙家堡地處湖西畬族鄉,與詒安城、藍延珍府第相臨,趙家堡開發後,再將此二城加以修繕,可開發為“五裏三城遊覽區”,其規模可觀,獨具特色。既可讓遊客領略宋朝古建築風貌,又可使遊客了解畬族鄉風土人情。

· 趙家堡距漳浦縣城 37KM ,漳詔高速公路在湖西鄉設有互通口,互通口名稱為“趙家堡”距趙家城村僅 1.5 公裏。交通便捷,交通條件的改善,必將吸引更多的歷史研究學家和旅遊觀賞的客人慕名前來。

· 趙家堡北距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20 公裏,南距天福石雕公園 18 公裏。趙家堡的修復與開發,將成為過內旅遊區的又壹知名品牌。同時,漳浦是臺胞和港澳僑胞的祖籍地之壹,隨著香港回歸和海峽兩岸“三通”將大大豐富境外客源市場。 烏石媽祖旅遊區位於漳浦縣千年港口古鎮舊鎮東面三公裏的烏石山麓,省道漳雲線邊,距高速公路漳浦互通口僅二公裏。

明嘉靖年間,漳浦烏石人林士章壹舉高中探花 , 衣錦還鄉時,因赴考前曾得到媽祖的神示,為此專程繞道湄洲島上香答謝,並迎回媽祖的金身,建廟奉祀,世稱烏石媽祖後來林士章官至南禮部尚書,族中林姓亦科甲鼎盛,代無間斷,烏石媽祖也在閩臺地區產生廣泛的影響, 1992 年,臺胞林瑤棋、林瑞國等相繼捐獻巨資,在烏石龍山山麓,明代十八個進士讀書登科的紫薇書院前,建造了烏石天後宮。

烏石天後宮以正殿、後殿和兩廂組成,宇棟巍峨,氣勢恢弘,與近邊的紫薇寺互為輝映。龍山上林木青翠,山石奇異,遍布歷代登臨者的通幽石階,古書院的石室石棚和達官聞人的題刻碑石。而周邊是舊鎮港的黃沙碧波,海雲山高高矗立,浯江水蜿蜒東去,海雲家廟、雲嶽錦繡坊,秀才村、海雲巖等名勝古跡、更是鱗次櫛比。烏石還是著名佳果烏葉荔枝的原產地,天後宮前,目光所及,便是百年荔枝林的海洋,是壹個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豐富的區城。

旅遊區以媽祖朝聖旅遊和歷史文化為主題,包括了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烏葉荔枝為代表的觀光農業。規劃面積 4000 畝,分成媽祖文化區,迎賓會客區,果園觀光區,巖石遊覽區,形成了壹個融傳統民族文化、歷史文化,自然景觀和休閑農業為壹體的旅遊區。 海月巖位於漳浦縣南部的沙西鎮,梁山山脈南麓,是閩南地區著名的古剎。

梁山自古就有“閩中之望”之稱,九十九峰巍峨高險,山中樹木豐茂,巖崖峻峭,遍布天然的石棚和石洞,巖寺背靠梁山老人峰,俯瞰漳江入海口和東山灣,盡攬江山形勝。

巖寺建於南宋,歷明清兩次擴建,主體以海月巖、梁石神祠和淡雲室等三座石屋建築組成,其中海月巖以壹深寬約 20 米的大石為頂,形成壹處占地約 70 平方米的石窟,正殿主祀釋迦牟尼,每逢八月中秋,月光可映射佛像胸前,蔚為奇觀,故有“海氣凝雲,雲氣結成羅漢相;月光映水,水光反照菩提心“之譽。海月巖周圍古木蕭森,泉水豐沛,奇石崢嶸,有落伽景、大山巖、卓石橋、別有天、無住境等內外 20 景,並依景銹石,保存有六十處明代的摩崖石刻,其中尤與高浮雕觀音立象和明廣西學政劉庭蕙的草書功德泉詩,已經梵文六字真言等石刻最負盛名。海月巖作為南方類形石窟的典型形式,且以悠久的歷史淵源。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而成為閩南地區久負盛名的佛教寺廟和旅遊景點。

海月巖地理位置優越,漳詔高速公路和省道漳雲線穿越景區,距高速公路杜潯互通口僅 8 公裏,通往景區的盤山公路也已建成,交通極為便捷。 漳浦赤土森林白鷺公園位於漳浦縣中部的赤土鄉,丹 龜 山南麓,北距高速公路趙家堡互通口 10 公裏,南距省道漳雲線 6 公裏,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捷。

白鷺森林公園包括了眉力水庫以及眉力野生動物保護區。眉力水庫修建於 1959 年,擁有水域面積 2500 畝,總庫容 350 萬立方米,水域廣闊,水面清徹如鏡,波光蕩漾,庫岸彎彎曲曲,遠處丹鼎山巍峨高矗,近處是景色優美的小丘陵地環繞,林木蒼翠,植被繁茂,遍布果林蕉園,庫區西側的荷庵,是 1994 年建立的野生動物保護小區,在數百畝油杉林中,常年棲息著數千只白鷺,此外還有翠鳥、畫眉、伯勞、八哥、斑鳩、錦 椎 等鳥類,蔚為奇觀。

眉力壹帶歷史悠久,眉力庫區就是壹個大型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還有唐光化年間始建的荷庵,宋代的赤土窯、梅塢庵、明弘治年間著名的鎮守監太監鄧原重修的福壽院等,近年來在荷庵的遺址上重建的聖能寺,矗立在油杉林中,盡得山水之勝。 位於漳浦縣南部的梁山,橫空出世,橫斷福建南部海天,自古就有“閩中之望”的美譽,有蓮花、齊帝、晉亭等九十久峰之勝,其中盤陀嶺景區奇峰林立,有鬼石尖、雀目峰、雞籠石山等海拔 500 至 900 米的山峰最為著名。其鐙均以三二顆巨石、淩空而起,陡峭如壁,高不可攀,且構成各種奇異的造型。山間或巨石累累,多石棚洞穴,其間流水潺潺,或林木茂密。拒《福建通誌》記載:梁山盛產奇異的山花野果,直到宋代,還有成群的野象出沒,是壹塊保持了大量原始地質地貌和生態的凈土。

三十年前建成的梁山、水晶場二座中型和小壹水庫,鑲嵌在山麓之間,六公裏長川流不息的溝渠盤繞山間,穿越了整個盤陀嶺景區。

梁山的歷史文化積澱也極為豐厚:漢代在盤陀嶺上建立過蒲葵關,晉代葛洪在這裏修仙煉道。南朝齊武帝曾避禍於山中,唐代在盤陀嶺上建立驛樓,韓愈、李德裕、蘇東坡等達官名宦都曾經經過盤陀嶺,被發配到更遠的南邊。還有傳說為南宋小皇帝開鑿的古井,文天祥抗元的戰場,宋代為捕殺野象修建的無象庵。元大德間太監奉旨到水晶場采辦水晶的碑刻,明代倭寇盤踞的營寨,梁山水庫下還保存了明清和民國間官府和百姓祈雨的遺址和石刻群,構成了跨越二千多年的、豐富而多層面的人文景觀。 東羅巖又稱白雲庵,位於漳浦縣城東北面五公裏的東羅山,為漳浦縣城東北面的屏障,山體陡峭, 植被豐厚,林果茂密,山間裸露的巨形花崗巖石, 構成了許多洞穴和石棚,特別是山頂的數塊巨石,疊成多處大型石棚,有的可容納樹百人之眾,稱旭日廳,並有通天洞,雷霹石,壹線天等奇景,每天清晨 曦光射入石廳中,霞光萬道,滿室生輝,從山腳上看去,巨石與紅日溶噗壹體,蔚為奇觀,而登上山頂 漳浦縣城乃至海岸線,景觀盡收眼底,因而在明代就以“東羅旭日”,列為漳浦縣八景之壹。

明代鄉民為抗倭 防匪,於山頂上依山形地貌,建造了壹座石寨,稱衛雲寨。如今寨墻依舊,成為東羅巖上壹道特殊的風景線。

元代名僧如海來到這裏,首先在對旭日廳這壹天然奇景略加構築,稱白雲巖,明嘉靖 庚 申年( 1560 )又重建巖寺於山麓之間,稱白雲閹,為土木結構,懸山頂,二進三開間,白雲巖自此成為漳浦縣城壹帶主要的佛廟,香火成盛不衰。佛廟周圍曲徑幽處,又有臥相洞,曙光洞等勝跡, 僧 如海墓塔,烏目蛇井等古跡,又有明代摩崖石碑多處,其中明代八個文士題詠的詩碑最為著名。巖寺周圍又有明代中期種植距今閱 500 年的金鐘荔枝樹,珍稀果樹古仙人果,古玉蘭樹等名木。

東羅巖為漳浦縣城近郊的名勝區,地理位置優越,距國到 324 線僅 4 公裏,距高速公路漳浦互通口僅 15 公裏,通往山間的旅遊公路也已修通,交通十分便捷,旅遊開發有廣闊的前景。東羅巖休閑渡假旅遊區規劃面積 6000 畝,規劃根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分東羅旭日區,白雲巖風景區,療養區,生態農業觀光區等,設置了綜合服務,渡假,娛樂等設施,作為漳浦縣城近郊壹處以朝聖旅遊,自然觀光,休閑療養為主題的景區。 楊美水庫位於漳浦縣北部的玳瑁山南麓,跨越馬坪鎮和赤嶺畬族鄉,水庫於 1971 年攔截佛壇溪上遊的溪道建造起來的。總集雨面積 359.8 平方公裏, 正常水面 4500 畝,庫容量 530 萬立方米,水庫上下河道通暢,水量充沛,方圓十幾公裏內沒有任何工業汙染源,庫區水域寬闊,水質優良,清澈,庫岸曲折多姿,周邊青山環抱,山石頭峻美,造型奇異,植被蒼翠,滿布龍眼,荔枝等名優果園。

楊美壹帶歷史悠久,又是畬族在閩南的主要聚集地,文物古跡遺存豐富,畬族的文化風情保存濃郁 有宋石佛寺,南宋摩崖石刻,石椅種玉堂等名勝古跡。水庫的建造時,淹沒了十二個村莊,不少古建築都保存在水面下透過清澈的水面,斷墻禿 D 都依稀可見。

楊美雖處在青山綠水之間,但高速公路跨越庫區,距高速公路趙家堡互通口僅 12 公裏,水庫東區沿省道漳雲線距廈門僅 40 公裏,交通極為便捷。 丹山,又名丹鼎山,龜 山,是兀立於福建省漳浦縣中部的名山,面臨大海,山頭終年籠罩在雲霧之中,如夢如幻,山中林泉深邃,遍布珍稀草木,懸崖壁立,奇石崢嶸,形成了大量的天然石棚石洞。形成了絕崖天書,石匱藏寶,仙人撫琴,望君臺,南天門,雷霹石,摘星臺等奇景。

晉代著名的道士葛洪變隱居於山中。修仙煉道,終成正果,石丹爐, 登仙處,長壽泉,洪論道處, 抱樸石室等遺址至今依稀可尋,自古就是道家歸隱的著名洞天。始建於明代的葛仙觀,仙祖廟等建廟觀至今香火不絕。山麓間的八卦堡,以奇異的布局和獨特的建築風貌,飲譽海內外。月亮潭,東平水庫,清澈如畫,如同鑲嵌在山間的二顆明珠,讓遊人流連忘返。

1976 年 7 月 7 日,福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中將的座機失事於此,英靈長眠山間,青松肅穆,長階通幽,更為丹鼎山披上壹天豪氣,無邊遐思。

丹鼎山下,錦江樓,霞陵城,瑞安樓,寨子堡埭厝城等明清古城古堡,是閩西南土樓和東南沿海城堡建築的代表作,也是丹鼎山風景旅遊區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

丹鼎山景區位於趙家堡,烏石天後宮,抽象畫廊,火山地質公園等旅遊景點密集區中部,南大門即為省道漳雲線,距高速公路漳浦互通口僅 7 公裏,離大海也斤 4 公裏之距。地理區位優越,具有極大的開發前景。

丹鼎山風景旅遊區總規劃面積 5000 畝,以東平水庫和丹鼎山二大自然區域,形成了葛仙廟景區,八卦堡景區,皮定均陵園景區和土樓城堡旅遊區,生態農業觀光園,榕樹盆景觀賞區,以及休閑娛樂城等配套設施。形成了以丹鼎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主題的旅遊區。 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是全國第壹批區獲得國家級地質地貌的火山公園,也是我國濱海火山景觀規模最大、保持最完好、最有特色的濱海地質地貌公園。它位於福建閩南“漳州市所轄下的漳浦縣與龍海市交界處”為閩南金三角的南側。該景區西北面距漳州市區40多公裏,福州220多公裏、泉州120多公裏;東北端距廈門50公裏;西南端距廣東汕頭120多公裏、廣州280公裏。景區地處在我國東南沿海人口密集,經濟發地帶的中間地段,是海陸空立體交通最發達,最便捷的地區。

漳浦--林進嶼濱海火山景區北起龍海市交界處琦沙灣,經香山半島,江口灣,皇後乳,煙樓山,後蔡灣至整尾嶼半島,景區海岸線全長18公裏,在景區的海域內有二座神奇的火山島--林進嶼--南碇島,經國內外專家確認為世界極為罕見、保持得較為完美的、珍貴的古火山地質地貌資源景觀。

林進嶼景區濱海火山地貌,既有極高的科研、科教值,也具有較高的旅遊觀賞價值。景區內的火山地貌屬於新生代中新世紀2861萬年前及1541萬年前、1320萬年前100余萬年前均為陸地間斷性多次火山噴發而形成的產物。

其間較為突出壯觀罕見的可分為:柱狀節理玄武巖景觀、不同規模古火山噴口群景觀、海蝕各種火山熔巖型景觀、熔巖發狀石林景觀、完全裸露巨大火山頸景觀、海蝕熔巖平臺景觀、玄武巖球狀海蝕畫廊景觀、玄武巖熔巖錐群景觀、柱狀玄武巖浪蝕崖景觀、海蝕埋藏型熔巖景觀、海蝕熔巖洞等大規模成片的自然景觀。

除了這些神奇的、珍貴的、不可再生的火山自然地貌以外,還有令人驚呀可與夏威夷相媲美的優質沙灘,專家鑒定這是國家特級沙灘。

這裏沙灘從沙質、水質、沙灘平緩度、空氣指數周邊環景均達到優良指標。這是壹個保持著原始待開發的特大型的天然浴場,是中國南方的“北戴河”。

進嶼景區屬於亞熱帶海洋氣候,四季如春,常年平均氣溫在21懾氏度。是旅遊度假最佳選擇點。這裏不但有世界罕有看不完火山地貌的自然景觀,還可品賞到極其豐富的各類海鮮。 在古雷半島東側,距海岸2-8公裏的南海上大小島嶼星羅棋布,它們是沙洲島、紅嶼島、菜嶼島、橫嶼、安井、外認鷹等十幾個島嶼,這就是菜嶼列島。在沒落的明王朝末其,荷蘭侵略者占據了它,並以其頭目“禮氏”的名字命名,稱之為“禮氏列島”。直到解放後才得以正名。當妳乘船進入列島海域,不能不驚漢,這不就是海上仙山、人間蓬萊,這裏就是菜嶼列島。

沙舟島是這裏最大的島嶼,因島上西南面有大片的潔白細沙而得名,東北面則是造型各異的石景群。最難得的是壹條十幾米長開態逼真的“大鯊魚”,欲與雄鷹抗爭躍上平臺,頭、腮、鰭、尾,扭歪的身軀、蹦跳的神態,猶如“沙魚精”現了原形怎麽看,它也不是大雕的對手。

紅嶼島是菜嶼列島的第二大島。成語說“危如累蛋”,這裏“危蛋累累”,也被專家稱為“我國最大的風動石公園”,島南制高點是竊蛋龍風動石,這些“中華龍蛋”明明是自己生的,卻被汙為“偷盜”,這麽多龍蛋聚在壹起,難怪刺眼和招惹是非,汙陷加添導,連名字也洗不清,這就是“竊蛋龍風動石”,譽稱“中華風動第壹石”,它長22米,寬8米,高6米,重達三千噸。唯有颶風才能撼得動,要用人手推動,恐怕難為。這麽壹個大龍蛋,誰能馱得起,唯有“神龜”,神龜馱蛋,欲遊南海,可是能走得動嗎?已經歷了九九八十壹萬年,竟然沒有挪動壹步。

海浪海風長年累月地捍弄著這裏的崖石,這裏到處是崖壁、洞穴,怪石嶙峋,石蛋、石林、石筍,各種各樣的數不勝數。這裏還有海島所特有的野生動物植物,成群的海鷗在島上繁衍生息,海生植物附滿的礁盤附近,小海蟹、小貝貽隨處可見,各種五顏六色的小石卵、珍貴的小貝殼正是家庭的盆景、小魚缸中的最佳飾物。 位於六鰲鎮西側的青山山腰,山兀起於海灘中,四周極其空闊。六鰲城始建於元代,設立巡檢司,明洪武二十年再擴建,設立千戶所。六鰲城城墻全部采用長條石砌築,墻厚2-3米,依山勢地形起伏,築於天然巖石上。全城平面略呈長三角形,周長1815米,於南、西南、北三面建城門,上建城樓,北城門為主城門、深10米、面寬4米,門外建甕城、立石坊,壹座關帝廟。

城中即為青山,山中多為巨石密林,建有觀察臺、兵營。現存有殘石碑刻座數件,巨石上有三處摩巖石刻,其中“嵯峨壹片石,獨對海中天,大地東南去,群山不敢前”最有名。城墻內外遍植榕樹,榕樹根攀城墻巖石,把山腰覆蓋在綠蔭裏,遠望不見城墻。北影彩色故事片《陰陽界》、《歡樂英雄》就用這座美麗的古城為主要外景。漳浦六鰲城獨特的景觀而享譽海內外,成為壹處著名觀光旅遊勝地。 漳浦西湖公園,位於縣城內,東臨麥市街、西通金鹿路、南臨龍湖路、北接青年路,占地面積230畝(包括已建的青少年宮和兒童樂園),其中陸地140畝,湖面90畝,周長1953米。公園是以水系為主要景觀的文化休憩綜合性公園,具有中國古代園林造園藝術,各景區配景亭、榭、曲廊、小橋等建築小品。西湖公園西隅開辟西湖小區,是壹處商貿、娛樂、居住、旅遊休閑的好場所。沿湖綠樹蔥蔥,湖中小島與湖光雲影相映成趣,泛舟湖上,眺望梁嶽群峰,令人心曠神怡。

漳浦漳浦西湖歷史悠久,始建於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這裏南臨鹿水,遠處是蜿蜒數十裏的梁嶽群峰,遠山近水相映,風景如畫,“湖澤儲英”是漳浦十景之壹。1995年,為把歷史名勝建成現代名園,據此壹隅湖面,依湖造園,聘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大學彭壹剛教授親自設計,並請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北師大啟功教授為西湖公園橫匾賜筆。 從漳浦馬口至盤陀嶺,沿324線國道兩側縱深300米的百裏花卉走廊,是閩南萬畝花卉基地的黃金地段。也是國家批準 的海峽兩岸(漳州)農業合作實驗區的八個園區之壹--長橋農業園藝科技合作園區。園區以省級花卉企業閩南花卉有限公司為龍頭,擁有1200多家以花卉為主的高優農業,初步成了集花果生產、良種引進、科研推廣、市場貿易、精深加工、休閑觀光為壹體的海峽兩岸 現代農業科技合作區,是海峽西岸 的壹道多彩多姿的風景旅遊線。到這裏遊覽爭奇鬥艷的花簇世界,讓您賞心悅目;在這裏觀賞琳瑯滿目的珍奇品種,使您感嘆不已。在這百裏花卉走廊,有幾處大型的花卉基地讓您目不暇接。

德全高優農業地處花卉大世界,國道324線348公裏處,用地2000畝,是集臺灣高優水果花卉品種的引進種植 、貯運、科研推廣及銷售為壹體的高優農業開發企業。該企業從臺灣引進利植150多個高優花果系列品種,是“海峽兩岸(漳州)農業合作實驗區”的重點企業。

清苑茶莊座落於國道324線360公裏處,是漳浦長橋農業園藝科技合作園區內的臺資企業。茶莊用地50畝,主要從事茶葉、木制茶具的生產銷售,並培育高雅的中外名蘭。公司內建築別致、風格獨特。十二生肖、十八羅漢、四十二佛手等石雕妙趣橫生。周圍山青水秀、茶香千裏、鳥語花香,被世人公認為旅遊聖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