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有三個讀音,拼音分別是hú、hū和hù,分別組詞有:
壹、糊hú1、糊塗
[hú tu]?
不明事理;對事物的認識模糊或混亂:他越解釋,我越~。
2、糊口
[hú kǒu]?
勉強維持生活:養家~。擺小攤賺幾個錢~。
3、糊劑
[hú jì]?
通常為面粉或澱粉及水的制劑,用作聯結紙張或其它物質的壹種膠泥(如在書籍裝訂時)。
4、焦糊
[jiāo hú]?
物體經火變焦變黑。楊朔《海市·亞洲日出》:“海風壹卷,還聞得見壹般焦糊的泥土氣味。”
5、支糊
[zhī hú]?
應付。潘漠華《鄉心》:“前年初來的時候,東西尋不著生意做,卻也想到還是不出來好。現在人地熟識了,也勉強可以支糊得過去。”
二、糊hū1、黑糊糊
[hēi hū hū]?
形容顏色發黑:壹個~的沙罐。兩手油泥,~的。
2、血糊糊
[xiě hū hū]?
狀態詞。形容流出的鮮血附著皮肉或物體的樣子:~的傷口。地上~的壹片。
3、麻麻糊糊
[má mɑ hū hū]?
迷迷糊糊;不清楚。《西遊記》第七八回:“那老軍猛然驚覺,麻麻糊糊的睜開眼,看見?行者。”
三、糊hù1、糊弄
[hù nong]?
欺騙;蒙混:說老實話,別~人。
2、麪糊
[miàn hù]?
用面粉加水調成的糊狀物。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湯洗疥,拭令乾,煮面糊,熱塗之,即愈也。”引申為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