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科生”的反擊:軟技能的時代
2、屠龍術的日常應用
3、機會網絡
4、講故事和刷經驗值
?首先清楚地解釋自由技藝的定義: 美國大學系統的自由技藝學科,是指歷史、政治、哲學、文學藝術這些大學問。
?主要解讀的是這本書:《妳能做任何工作:“無用的”自由技藝的驚人力量》( You Can Do Anything: The Surprising Power of a "Useless" Liberal Arts Education ) -----------George Anders
①自由技藝教育的價值在於:它培養的是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②文科生能成功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把文科的見識和理工科的技術結合起來。比如:好奇心+大數據=市場研究;文學創造力+互聯網=社交網絡經理等
③五種最重要的批判性思維
A 探索新事物(好的文科教育特別強調調研能力)
B 獲得洞見(比如給妳壹大堆各種各樣雜亂無章的信息,妳能不能獲得壹個洞見,重要的是妳的分析能力)
C 選擇和決斷能力(在沒有規則的情況下,自己制定規則,帶領別人完成任務,這涉及到領導力)
D 理解他人(在行駛團隊組織能力前,也就是妳行駛權利時,妳要指導每個人想要什麽,人與人的利益沖突在哪裏。可以多讀些嚴肅小說,分析每個人物的訴求、動機和利益所在,人物間的沖突及如何解決的)
E 影響力(說服別人接受妳,首先要能清晰表達自己,這與寫作水平和演講水平有關;其次妳得有***情能力,能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莊子》有個典故,有人花了三年時間和好多金錢去學習屠龍術,但學成後發現白學了,因為現在已經沒有龍了。Liberal arts有點類似這個屠龍術,但並不是完全沒用。
自由技藝是統治世界的技術,可以用來玩轉世界。學習人文科學大概有三個層次:第壹層是“學事實”,記住那個年代發生什麽事兒,哪個皇帝什麽政策等;第二層是“學觀點”,比如如何評價各位名家的觀點;第三層是“學方法”,妳能不能直接考察當時的原始材料,打出壹個自己的觀點,而且還能說服別人接受妳的觀點,這個才是真正的Critical Thinking.
並不是只有好好學習進入好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重要的是妳能不能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上,也許關鍵是妳認識正確的人。
"文科生"獲得機會的主要手段是面對面交流,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怎麽找這種機會呢?校友網connection或者network就是壹種機會網絡,而中國人常說的關系指的是熟人"人情"上的往來。美國人不是特別講關系網,但是把機會網絡幾乎給系統化了。但這確實是能夠直接給最核心的人接觸的機會。
不管哪個公司招人,都不是完全靠大數據的硬性篩選,最後肯定要有壹個意會的過程。這就需要妳講故事的能力。只要妳故事講的好,公司有可能會為妳創造壹個職位。
公司面試招人最關心的三個問題是:妳能不能幹這個活?妳願不願意幹這個活?妳跟我們公司般配不般配。以下是五個Talking Point:
①逆境 ?(妳豐富的人生經歷中面臨了那些逆境和失敗,但註意妳強調不應該是困難有多大,而應該是妳如何戰勝這些困難的,Grit堅韌力;妳要證明自己不但沒有被逆境殺死,還充滿樂觀情緒的輕描淡寫描述困難,順便感謝在妳逆境幫助妳的人,說明妳是懂得感恩的人)
②影響力(所有的交流能力都是領導能力,所有的領導能力都是交流能力)
③技術水平(妳會不會使用壹些現代常用的專業工具)
④合拍(面試之前要運用批判性思維自己找資料,對這個公司做壹些深入研究,然後再說妳對公司的了解,妳能做出什麽貢獻)
⑤成就(和別人相比,妳有沒有出類拔萃的地方,妳以往成就)
1、關於文科和理科的選擇
萬老師的建議是妳必須專註地在某壹個或兩個領域長期苦練。在妳專註的這壹兩個領域,妳在乎的不是自己的絕對水平夠不夠用,而是妳相對於同行來說,是個什麽位置。那麽這就是永無止境的功夫,不存在少花功夫多半事兒。我們要知道理工科知識屬於“流體智力”,在二三十歲左右開始做下坡路,所以數學、物理等知識就跟踢足球似的,要從小下功夫。相反歷史、政治、文學和哲學這些東西,依靠的是大腦的“晶體智力”,不會隨著年齡退化,相對晚點學也是可以的。
2、批判性思維能通過刻意練習習得嗎?
萬老師說刻意練習,最適合的那些“純技藝”的東西,它要求妳能把壹個技能分解成很多小塊,然後每壹塊做的對不對有個明確的反饋。比如彈鋼琴、打籃球和做數學題。而批判性思維往往是壹些只能意會的技能,很難明確地套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