舀的拼音:yǎo。
釋義:
1、用瓢、勺等取東西(多指流體):舀水。舀湯。
2、打水。會意。上為“爪”,下為“臼”。“爪”,踩踏之物;“臼”承受擊搗之物。“爪”與“臼”聯合起來表示“以爪為杵,以臼為物,像以杵搗臼那樣用腳爪踩物”。用向下擊打的方法取物。
古人對舀的理解:
“舀”的方法,古人的意思與現代不同。古人的舀水,是指把水桶垂直放到水井裏,水桶底部撞擊水面後側翻而沈入水中,然後提起水桶。這個底部撞擊水面的動作就是“臼”字要表示的意思。
否則,舀字本該從爪從皿,皿就不是承受擊打的器物,但它同樣可以盛水。而理解的舀水,是用輕巧的鬥勺,將它傾斜,使鬥勺的口子先入水,然後將鬥勺埋入水中,再提起來。這樣的話,就很難解釋何以舀字從臼而不從皿。?
舀的例句:
1、地下壹層的壹個電梯間開著門,裏面有壹名工作人員不斷用鏟子往桶裏舀水,再把桶用繩子吊上去,由另壹名工作人員倒掉,裏面的水大約有10厘米深。
2、林師傅介紹,很多年前,各種金屬器皿出現在市民生活中,提水的鐵桶、舀水的端子、藕擦子、刨子、灑水壺等等,都是用白鐵做的。
3、就當我舀了壹水舀子水,剛往外端的時候,興許是勁使大了,又加上我從小平衡性就很差,又加上大大的腦袋使我的重心不穩,反正只聽“咕咚”,我就傻眼了。
4、第二次翻船後,兩個舀子也掉了。我們休息了壹下,買了杯姜湯防感冒,吃了烤土豆和玉米以增體能。吃過後,我們順利地到達了終點。結果,導遊說我們是本團中最先上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