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吳”的同義詞?

“吳”的同義詞?

吳口、吳地、西吳、北吳、東吳、三吳、吳越等。

吳讀作:wú

吳字的含義:

(1)(名)周朝國名;在今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後來擴展到淮河流域:吳國。

(2)(名)三國之壹;公元222…280;孫權所建;在長江中下遊和東南沿海壹帶:孫吳政權。

(3)(名)指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壹帶。

(4)(名)姓。

吳口指吳地的美女。古稱男曰丁,女曰口。《晉書·慕容超載記》:“﹝?姚興?﹞責 超 稱藩,求太樂諸伎,若不可,使送 吳 口千人。” 清?顧炎武?《秋山》詩之壹:“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紅顏。 吳 口擁槖駝,嗚笳入 燕 關。”

吳地的概念首先源於春秋後期五霸之壹的吳國,當時吳國的疆域大致在今天的蘇南太湖流域、浙北地區和皖南地區。浙北的嘉興西南部以及會稽山陰(紹興)則是吳越之爭的主戰場。

北吳是古虞國的別稱。《漢書·地理誌下》:“ 大伯 初奔 荊蠻 , 荊蠻 歸之,號曰 句吳 。 大伯 卒,?仲雍?立,至曾孫 周章 ,而?武王?克 殷 ,因而封之。又封 周章 弟 中 於 河 北,是為 北吳 ,後世謂之 虞 。”

三吳是指代長江下遊江南的壹個地域名稱。壹般意義上的三吳是指吳郡、吳興郡和會稽郡。

吳國,中國漢末三國時期東南部政權,所統治地區古稱江東,因此又稱為“東吳”,以皇室姓孫,又名“孫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