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交頭接耳的讀音及解釋

交頭接耳的讀音及解釋

交頭接耳,漢語成語,拼音是jiāo tóu jiē ěr,釋義是靠得很近,低聲交談。

成語出處: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不許交頭接耳,不許笑語喧嘩。”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回:他那三四個交頭接耳說話,正不聽得說甚麽。只見那壹個軍官模樣的人,去伴當懷裏取出壹帕子物事,遞與管營和差撥,帕子裏面的,莫不是金銀。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不許擅離方位。不許交頭接耳。不許失口亂言。不許失驚打怪。如違令者斬!

《三國演義》第四八回:徐庶當晚密使近人去各寨暗布謠言。次日,寨中三三五五交頭接耳而說。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三回:看見門上那些人在那裏交頭接耳,好象要使賈政知道的似的,又不好明回,只管咕咕唧唧的說話。

《文明小史》第壹○回:當下壹幹人走出了府衙,兩旁看審的人不知就裏,見了奇怪,三三兩兩,交頭接耳的私議。

成語故事:林沖因為得罪了高太尉,被發配到滄州草料場。在滄州他見到了朋友李小二,經常去李小二的酒店喝酒。有壹天酒店來了兩個東京人,他們吃飯時交頭接耳低聲嘀咕,李小二估計與林沖有關,告訴林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