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節就是七夕節。乞巧節是來源於牛郎織女的故事之中,傳說織女的手藝極巧,不僅會織雲錦,而且還能縫無邊天衣。為了使自己也能擁有織女壹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間,遂發展出了壹種“乞巧”習俗。七夕節這壹天,民間要進行乞巧活動,即向織女乞求智巧,所以七夕節也就叫“乞巧節”了。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_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壹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