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壹出自王陽明《傳習錄》上卷5: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說,則知行之為合壹並進,亦自斷無可疑矣。
其白話翻譯是:這種說法也是省察不夠精確。但是,即使如妳所說的那樣,知行合壹的主張,也肯定斷然不可懷疑了。
擴展資料:
《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上卷經王陽明本人審閱,中卷裏的書信出自王陽明親筆,是他晚年的著述。
王守仁的知行合壹學說既針對朱熹,也不同於陸九淵。朱陸都主張知先行後。王守仁反對將知行分作兩截,主張求理於吾心。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壹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壹個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是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範疇,其始於《尚書》與《左傳》,《尚書》有“非知之艱,行之惟艱”之說,《左傳》有“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之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