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壹回》的故事發生在2019年前後,馬福禮的案件發生在30年前,1979年前後。馬福禮說,“那是壹個面子比真相還要重要的年代”。
2、茍也武說自己“劇團完了”,他的劇團是樣板戲劇團,推翻劇場眾人時,茍也武唱的是革命樣板戲《奇襲白虎團》。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2019年,茍也武來市話劇院有三十多年,恰好在1979年前。
3、《甜蜜蜜》在影片中出現了兩次,它的發行日期是1979年。
4、23年前,陳建斌老師在出演《壹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時,有這樣壹句自嘲:其實我頂看不上那幫先鋒派,在舞臺上搞十個八個破電視。
23年後,陳建斌老師給自己的《第十壹回》裝了壹堆電視。陳老師說二者沒有關系,然後笑了笑。
5、陳建斌老師說,《第十壹回》有著當年對話劇“初戀”的意味。影片的最後壹個彩蛋,是馬福禮站在劇臺中間,漫天的血雨。
說到陳老師話劇的初戀,就不得不提到孟京輝老師,《戀愛的犀牛》壹定程度上就是人家兩口子寫給陳老師的。但陳老師因為生活窘迫,不得不推掉《戀愛的犀牛》。
現在去蜂巢看《戀愛的犀牛》,會發現馬路(主角)也曾站在舞臺中間,漫天血雨。
6、在胡昆汀手上,紅布遮住了欲望;在馬福禮手中,壹塊紅布揭開後,是壹片荒涼。
7、周迅帶著陳建斌去話劇團砸場子時,大家反復說的“那個啥”,是指“強奸”。礙於很多原因,不得不改成“那個啥”。
8、“小馬就是枕頭,枕頭就是小馬”,十年前,有人說過壹樣的話,“上海就是浦東,浦東就是上海”。
9、豆花鹹了就是鹽多了,淡了就是沒放鹽,放下幻想,屁哥才能說“實事求是很重要”。
10、名譽、靈魂、名字,自我,實際上都是壹個東西,影片最後壹個彩蛋,馬福禮手上的東西。
《第十壹回》影片評價:
《第十壹回》這部豆瓣評分8.4的電影所展現的,是二十壹世紀中國社會最寫實的壹面,電影中的每壹個人物都像打了雞血壹樣做著自己的事情,而他們每壹個人的訴求和目標,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妨礙著他人的目標達成。
在這個相互糾纏的過程中,大家使出渾身解數,以至於拼到精疲力盡。這是二十壹世紀中國社會最庸碌的日常,卻也是最無奈的現實。
陳建斌導演在這部電影裏想要表達的東西特別多,肯定不僅僅只有這壹面,就像觀眾的人生壹樣,紛繁蕪雜,隨時有各種人、各種事撲面而來,觀眾有心說不去理會,而那些事還不依不饒,非要裹挾著觀眾,推著觀眾入坑,在裏面兜兜轉轉,不停地消耗,無法自拔。
而最終從泥潭裏掙脫出來,反觀壹切的時候,或許才是陳建斌導演最想要通過這部電影表達的部分。該片是壹部非常高級的喜劇。
陳建斌導演挖掘出觀眾生活中許多容易被忽視的細節,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表達了出來,在掉書袋和說大白話兩種截然相反的方式之間遊走,營造出壹種隨時出戲入戲的氛圍,讓觀眾分不清到底什麽是電影。
什麽是喜劇。什麽又是觀眾真正的生活。也是因為這種高級感,這種電影和戲劇相互交織,多個維度交錯,同時又是非常貼近觀眾生活的表述方式,讓這部電影充滿了反復解讀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