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本來居住於瑯琊,因東晉永嘉之亂,衣冠南渡之後建祖宅於金陵烏衣巷,成為江左望族。
這期間雖然王朝不斷地變化,但王氏卻壹直屹立不倒。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出了36個皇後、36個駙馬、35個宰相,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顯赫的家族,被稱為“中華第壹望族”。
王氏家族的始祖是秦朝的大將武成侯王翦。
王翦是繼白起之後秦國第二代名將,是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之壹。他和他的兒子王賁,統壹了除韓國之外的另外五個國家。
更為難得的是,他們選擇了在功成名就之後全身而退。王翦歷經四朝卻能擺脫兔死狐悲的下場,足可說明他對人心的洞明,和對世事的透徹認識。
王翦的孫子王離是公子扶蘇身邊的壹員得力幹將。後來在和項羽的巨鹿之戰中不知所終。
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瑯琊、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瑯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兩大王姓望族。
王朝雖然在更叠,王氏家族卻壹直繁衍昌盛。
時間過渡到西晉末年。
此時中原地區不斷爆發戰爭,周邊強大的部族威脅到了西晉的政權,再加上晉武帝的昏庸無能,最終導致了永嘉之亂。晉湣帝被抓,中原士族被大肆殺戮。
於是,晉元帝率中原漢族臣民從京師洛陽南渡至建康。西晉滅亡。
王導依賴南渡的北方士族,團結江東豪強,協助司馬睿建立了東晉政權。
王導也因此在朝野獲得了較高的聲望地位,當時有“王與馬,***天下”的說法。
他是東晉初年的丞相,歷仕過三代皇帝,是東晉政權的奠基者之壹。他宅心仁厚,性情溫和,為人頗有遠識,同時他在書法界也頗具知名度。
他有足夠的政治優勢對東晉取而代之,可是他卻沒有這麽做。
憒,就是糊塗的意思,妳們認為我糊塗,其實妳們應該想想我的糊塗。
王氏家族能夠昌盛和他們的這種處世哲學是分不開的。
王氏家族中最為我們熟知的莫過於東晉書法大家王羲之。
和王羲之有關的故事非常多。大多是我們耳熟能詳的。
王羲之愛鵝,經常觀察鵝走路,鵝優美的姿態讓他找到書法的靈感。
王羲之有壹個洗墨池,他苦練書法,壹池的水都被他洗黑了。
這個故事選自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講的是壹場相親大會。郤太傅聽說王家子弟英俊有才,就和王導說了結親的心思。王導讓他自己去丞相府東廂挑,結果挑中了這個坦腹躺在東床上的王羲之。
東床快婿的典故由此而來。
王羲之為人豁達灑脫,在書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許多書法名作流傳自今。
時間的長河永遠向前流淌,王氏名人卻層出不窮。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王姓歷代名人2360名,占總名人數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壹位;
王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6.86%,排在第壹位;
王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5.37%,排在第壹位;
王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5.89%,排在第壹位。
門閥制度早已成為過去,但歷代的文化積澱卻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褪色。
王氏家族曾經的榮耀已不復存在,王氏家族流傳的精神內涵卻激勵著他們砥礪前行。
其實,我們每壹個人都應如此,讓自己的行為對得起自己的姓氏。